[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复合肥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3577.2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8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前富;杨金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前富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80;C05G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3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复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复合肥制备方法,包括挤压机构、分筛机构和圆板,所述的圆板上安装有分筛机构,位于分筛机构的正上方设置有挤压机构,所述的挤压机构安装在圆板上;本发明解决了现今通过挤压造粒设备对有机复合肥进行生产造粒时,原料直接挤压成型,没有预先挤压成片料,造成密度过小,容易导致造粒后的肥料颗粒送散,并且肥料颗粒容易粘结在一起,没有针对打散,造成粉状颗粒较多,没有进行分筛过滤,将不合格的颗粒经回收后粉碎重新造粒,造成肥料颗粒的整体造粒质量下降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肥造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复合肥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复合肥是一种既含有机质又含适量化肥的复混肥;它是对粪便、草炭通过微生物发酵进行无害化和有效化处理,并添加适量化肥、腐殖酸、氨基酸或有益微生物菌,经过造粒或直接掺混而制得的商品肥料;
为了便于有机复合肥的投料和储存,通常制成为颗粒状,有机复合肥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原料粉碎、搅拌、造粒、烘干、冷却、筛分、包膜等一系列过程;而传统的有机复合肥造粒采用湿法造粒工艺,湿法造粒工艺也称化学造粒法,湿法造粒工艺能耗高,大部分能量都用于干燥系统,而且有大量的腐蚀性污水排放,污染环境;与传统的湿法造粒不同,挤压造粒工艺则避免了干燥过程,因而降低了能耗和成本,并且没有污染物排放,是一种节能、环保的造粒工艺;
现今通过挤压造粒设备对有机复合肥进行生产造粒时,原料直接挤压成型,没有预先挤压成片料,造成密度过小,容易导致造粒后的肥料颗粒送散,并且肥料颗粒容易粘结在一起,没有针对打散,造成粉状颗粒较多,没有进行分筛过滤,将不合格的颗粒经回收后粉碎重新造粒,造成肥料颗粒的整体造粒质量下降;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复合肥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复合肥制备方法,其使用了一种有机复合肥制作造粒设备,该制作造粒设备包括挤压机构、分筛机构和圆板,采用上述制作造粒设备对有机复合肥进行挤压造粒的具体方法如下:
S1、原料配料搅拌:将粪便、草炭通过微生物发酵进行无害化和有效化处理,并添加适量化肥、腐殖酸、氨基酸或有益微生物菌按一定比例配备,再将配好的原料搅拌均匀;
S2、挤压造粒:将搅拌均匀的原料送入挤压机构中,通过挤压力的作用下,原料被挤压成密实的片料,片料通过挤压破碎后再经历打散即可得到所需粒度的颗粒肥料;
S3、过滤筛分:通过分筛机构将上述S2中的颗粒肥料进行过滤筛分;
S4、分类收集:将上述S3中筛分后符合标准值的颗粒被运走,筛下的粉状颗粒则返回挤压机构中再次造粒;实现分类收集;
所述的圆板上安装有分筛机构,位于分筛机构的正上方设置有挤压机构,所述的挤压机构安装在圆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前富,未经赵前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35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