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电路高温老化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2345.5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1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彩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彩芬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冷奎亨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电路 高温 老化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电路高温老化测试装置,包括箱体和位于所述箱体内的老化母板,所述老化母板上通过工位槽部安装有老化子板,所述固定块贯穿滑套的一侧插接至支撑杆的内部上。该装置支撑板带动滑套和定位块复位,使得定位块对芯片本体、老化子板和老化母板之间进行压紧定位,有利于保证检测效率,操作便捷,使用灵活,通过橡胶齿楞、定位齿槽和磁体片的配合作用,使得固定块稳固的插接在支撑杆上,从而实现对滑套和定位块伸缩移动位置的有效限位固定,使得定位块定位准确,压紧作用稳固性高,操作便捷,省时省力,使得检测时稳定性高,有效避免了由于接触不良导致的误差现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精度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芯片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电路高温老化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芯片在进行批量生产之前,一般都要经过老化测试(确保芯片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和性能测试(芯片的功能和性能的批量生产测试),通过以上两种测试的集成电路芯片才能定义为良品。传统的老化测试板通常为带有至少77个工位的多工位老化PCB板,每个工位上设有专用芯片插座,将待测试芯片的管脚引入老化PCB板,对多个待测试芯片进行高温高压带电的老化试验。然而,被测芯片的种类繁多,其封装型式以及引脚的排列不同,故针对不同类型的被测芯片,需要订制不同的老化测试板,老化测试板的设计制造成本较高,此外加长了测试周期,降低了测试效率。
为此,公开号为CN106771987A公开了一种基于子母板的集成电路芯片老化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该装置包括通用老化母板和多个老化子板;通用老化母板上设有多个工位,工位上安装有呈阵列布置的多个弹簧针;老化子板可安装于通用老化母板的一工位上,其正面上设有芯片安装部、并集成有外围应用电路;老化子板的背面上安装有呈阵列布置的多个金属触点,其中,多个金属触点的一部分与待测试芯片的管脚连接,另一部分与外围应用电路连接;工位上的插针与老化子板背面的金属触点相匹配、并相接触,从而将老化子板接入通用老化母板;还提供了一种测试方法。
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上述装置仅仅通过工位和芯片安装槽对待测芯片、老化母板和老化子板之间进行连接定位,并转入老化试验机台进行高温高湿动态老化试验,其不便于待测芯片、老化母板和老化子板之间的稳定连接,继而容易使其之间连接结构紧密稳固性差,从而使得极易导致待测芯片管脚接触不良现象,进而影响测试精度和效率,且每次待测芯片的安装,均需将芯片管脚和外围应用电路分别与相应的金属触点电性连接,相对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电路高温老化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电路高温老化测试装置,包括箱体和位于所述箱体内的老化母板,所述老化母板上通过工位槽部安装有老化子板,所述老化子板上通过安装槽部安装有芯片本体,所述老化母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套接固定有防滑胶垫;所述定位块对应抵接在芯片本体的顶部,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滑动套接在支撑杆上,所述滑套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内部贯穿滑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贯穿滑套的一侧插接至支撑杆的内部上。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设置第一夹层,所述第一夹层内设置中空结构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直径为3-5毫米,所述加热管之间的间距为3-5mm,所述第一夹层外侧设置保温层。
此项设置通过定位块便于对芯片本体、老化子板和老化母板之间进行抵接限位固定,从而便于实现芯片本体、老化子板和老化母板之间的紧密连接,使得检测时稳定性高,有效避免了由于接触不良导致的误差现象,从而有利于提高检测精度和质量,通过防滑胶垫有效避免了定位块对芯片的磨损现象,防护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和滑套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支撑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彩芬,未经李彩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23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