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于肠道吸收的NMN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1437.1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7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游林;贺金华;毛艳;周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西域从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K9/00;A61K47/44;A61P1/00;A61K31/706;A61K31/198;A61K31/122;A61K35/64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艳艳 |
地址: | 610095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于 肠道 吸收 nmn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于肠道吸收的NMN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组合物包括NMN、白术提取物、当归提取物、山药细粉、蜂蜡、维生素K3和谷氨酰胺。本发明中的利于肠道吸收的NMN组合物包含多种功效组分,这些组分以特定配比进行配合,最终得到的组合物不仅可以增加肠道的吸收面积,还能在肠道内建立完成的防疫体系,并且可以增加药物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药物与本发明中的组合物同时键入肠道后,可以被肠道完全吸收,肠道对药物的吸收效率显著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肠道吸收的NMN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药物的给药途径多以口服为主,在口服给药中,药物的吸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溶解性、溶出度、粘膜透过性、首过效应等等。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进行结构修饰,另一种是使用肠吸收促进剂。
目前的肠吸收促进剂主要可分为生物粘附性高分子聚合物、氨基酸衍生物、胆酸盐、酰基肉碱类和表面活性剂等。上述促进剂对肠道的吸收作用促进有限,而且容易对肠道造成损伤,长期使用,会给使用者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严重影响使用者的健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利于肠道吸收的NMN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实现改善肠道环境、提高肠道吸收率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利于肠道吸收的NMN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NMN 5~10份,白术提取物4~6份,当归提取物4~6份,山药细粉2~5份,蜂蜡15~20份,维生素K3 0.1~0.5份和谷氨酰胺0.5~1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中的利于肠道吸收的NMN组合物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利于肠道吸收的NMN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NMN 8份,白术提取物5份,当归提取物5份,山药细粉3份,蜂蜡18份,维生素K3 0.2份和谷氨酰胺0.5份。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利于肠道吸收的NMN组合物由多种组分相互配合而成。其中,NMN可以增加肠道碱性磷酸酶(IAP)的含量,而碱性磷酸酶有助于防止肠道壁完整性的丧失,避免肠道发炎,可以保证肠道具有较高的活力,能够对药物进行药效吸收。
白术:性温,味甘、苦;归脾经、胃经,常用于脾胃气弱、不思饮食的等症状的治疗,其提取物含有苍术酮、α-葎草烯、石竹烯、桉叶醇、双白术内酯、东莨菪素、γ-固醇等有用成分。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经、心经、脾经,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虚寒腹痛、肠燥便秘等症状的治疗,其提取物含藁本内酯、当归酮、阿魏酸、苯乙酮等有用成分,还含有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白术和当归作为组合物的组成成分,不仅可以益气补血,而且采用本发明中的配比关系进行配合,还能增加肠道吸收面积,使更多的药物被肠道所吸收,进而达到提升肠道吸收率的目的。
组合物中的山药细粉富含淀粉酶物质,能够有效分解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可以减轻肠道负担;同时,山药中含有丰富的黏液蛋白成分,黏液蛋白成分是糖与蛋白质的复合体,能够滋润肠道粘膜,保护肠道壁,帮助消化,调养肠胃。在组合物中添加山药细粉可以对肠道起到很好的养护效果,保证肠道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可显著提升肠道对药物的吸收率。
采用本发明中剂量的维生素K3,能够减缓肠道的蠕动,肠道蠕动频率减慢,药物能够在肠道内停留更长的时间,药物能够与肠道壁更加充分的接触,进而促进肠道对药物进行吸收,药物吸收率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西域从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西域从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1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