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制品热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0153.0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7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阳县力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1/08 | 分类号: | B29C51/08;B29C51/26;B29C51/30;B29C51/38;B29C51/40;B29C51/42;B29C51/44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3222 | 代理人: | 林海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品 成型 | ||
本发明涉及塑制品热成型机,其含输送轨道机构、加热机构、成型机构和合模机构,加热辅助装置的左侧挡板、右侧挡板、第一前活动挡板和第二前活动挡板围成辅助加热空间,成型机构的成型模台上设第一通道,成型模具上设第二通道,第二衔接端口与第一衔接端口衔接配合;合模机构设锁紧装置。形成辅助加热空间使得与下方的下加热箱具有一定距离空间,能够供片材软化时有一定的下垂空间,避免片材软化马上就与下加热箱进行接触,更加安全;其成型机构的气路结构优化,使用方便,寿命更长;合模机构在前后调节位置的基础上具有锁紧功能其运行更稳定;加热温度稳定、降低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合模机构具有锁紧功能运行更稳定,使得制作的塑制品次品率更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制品热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塑制品热成型设备用于制作塑料盒杯碗等制品,塑制品热成型设备包括输送轨道机构、加热机构、成型机构和合模机构,由输送轨道机构衔接加热机构、成型机构和合模机构,其将塑料片材加热软化后进行成型,成型后再进行裁切,在裁切之前有些塑制品还需要进行冲孔,裁切后从整张塑料片材上脱离进行堆叠收集。塑料片材由输送轨道机构配合进行输送进入各个工位进行加工。
其中加热是成型的前道工序,如果片材加热不能达到所需要技术要求,则会严重影响成型效果,甚至造成制品报废。片材在加热工位极易受外部环境影响,温度不稳定波动较大、不均衡,另外温度升温时间较长等缺陷。温度设置麻烦且又不能掌握时机加热工位温度,导致设置温度时不是高了就是低了,温度低直接影响成型效果。片材在加热工位由加热装置进行加热软化后,常常出现下垂现象,片材软化下垂如果接触到下方加热装置的加热部件,造成损害,导致安全问题,比如燃烧起火。
将塑料片材经过加热软化后进入成型工位的成型机构中由成型模具合模进行成型,成型过程中往成型模具的型腔内注入正气压或负气压使片材与成型模具的型腔相贴合,冷却后达到设计的制品。成型模具加装在成型模台的端面上,其中成型模具的端面靠在成型模台的端面上,成型模台又称成型导板包括成型上模台和成型下模台分别供相应的成型上模具和成型下模具安装,成型模台安装在成型导柱上,以便成型模台在成型导柱上升降时能够使其上面的成型模具配合合模以及分开,在成型模具(包括成型上模具和成型下模具)上设置多个接头与与成型模具内的气口连接,使气口进行吸气或放气,这不但使机器布局很杂乱,而且气源流量受管路尺寸限制而达不到需要的流量,并且每次安装、更换成型模具时都要逐个拔插接头上的气管,造成接头、气管很容易损坏。
另外塑制品热成型机的合模机构上加装相应的模具装置(含上模具和下模具),比如加装冲孔模具装置用于冲孔或者加装裁切模具装置用于裁切,根据加工要求塑制品热成型机中可以设置至少一个合模机构,一般可以设置一个用于裁切,或者设置两个分别用于冲孔和裁切。合模机构主要包括有从上往下排列的调节导板、上导板、下导板和底座,底座上连接竖直成型导柱,调节导板、上导板和下导板分别连接在竖直成型导柱上,调节导板、上导板、下导板可以沿竖直的合模导柱升降,上导板上将加装上模具,下导板上将加装下模具,此为现有技术。为了满足不同塑制品规格的加工需求,可以将底座连接在机架上的前后滑轨上,以便被驱动进行前后调节,底座上的合模立柱以及调节导板、上导板、下导板等均可以进行位置调节,满足了不同生产规格需求,但是可调节前后位置的合模机构将出现震动、抖动、摆动的情况,稳定性较差,影响正常的生产加工。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加热受外部影响较小、加热更加安全及稳定;成型工位结构布局合理、更加实用且使用寿命更长、拆装方便;合模机构在前后位置可以调节的基础上其运行更稳定的塑制品热成型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阳县力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平阳县力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01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