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育耐低钾水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7937.2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5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毛丹丹;陈良碧;孙志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12N15/84;A01H4/00;A01H5/00;A01H6/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41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育 耐低钾 水稻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培育耐低钾水稻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水稻OsHAK7基因进行克隆;构建pHB‑OsHAK7过表达重组质粒;获得OsHAK7过表达阳性植株;获得耐低钾水稻。本申请提供了OsHAK7基因在提高水稻耐低钾能力的应用。OsHAK7基因在水稻中负责从土壤中吸收K+。OsHAK7基因的敲除突变体对低钾敏感,水稻对K+的吸收显著减少,植株中钾离子含量明显下降。OsHAK7基因过表达植株对K+的吸收能力明显增强,植株中钾离子含量明显增加,植株对低钾耐受能力明显增强。本申请提高水稻耐低钾能力,为培育适用于钾缺乏土壤的水稻新品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培育耐低钾水稻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钾离子是植物细胞中十分丰富的两价阳离子,在光合作用,调节细胞膨压和渗透势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矿质元素,缺钾会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水稻从土壤吸收钾离子,通过木质部导管将钾离子运输到地上各个部分以及钾离子再分配的生理过程由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负责,细胞膜上的各种钾转运蛋白和通道蛋白又受到转录因子以及蛋白激酶等调控因子的调控,这些膜蛋白的活性调控是植物钾营养效率调控的关键和基础。但是到目前为止,有关水稻耐低钾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参与水稻耐低钾的相关转运蛋白还报道较少。因此挖掘水稻耐低钾膜转运蛋白,解析它们在水稻钾高效利用中的活性调控机制是提高水稻钾高效利用率以及培育钾高效利用水稻品种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培育耐低钾水稻的方法,以解决水稻耐低钾能力低以及耐钾水稻品种缺乏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培育耐低钾水稻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水稻OsHAK7基因进行克隆;
构建pHB-OsHAK7过表达重组质粒;
获得OsHAK7过表达阳性植株;
获得耐低钾水稻。
可选的,所述对水稻OsHAK7基因进行克隆包括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序列克隆OsHAK7的编码区序列;所述引物序列包括上游引物序列F1和下游引物序列R1;
F1:5'-ATGCCCAGCTACCAATATCT-3';
R1:5'-AGACATAGTAGATCATGCCGACT-3'。
可选的,所述构建pHB-OsHAK7过表达重组质粒包括构建引物组对日本晴cDNA模板进行PCR扩增,回收目的带后将OsHAK7的目的片段和pHB空载体分别进行双酶切,回收酶切产物;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将OsHAK7的目的片段连到pHB载体上。
可选的,所述获得OsHAK7过表达阳性植株包括将构建成功的pHB-OsHAK7重组质粒用电转的方法转入农杆菌EHA105中,用日本晴种子在N6D培养基上诱导培养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进行筛选以及分化培养成幼苗。
可选的,所述引物组包括上游引物序列F2和下游引物序列R2;
F2:5'-ACCAGTCTCTCTCTCAAGCTTATGCCCAGCTACCAATATCTGC-3';
R2:5'-GATACGAACGAAAGCTCTAGATTAGACATAGTAGATCATGCCGACTTC-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师范大学,未经湖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79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