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育耐低钾水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7937.2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5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毛丹丹;陈良碧;孙志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12N15/84;A01H4/00;A01H5/00;A01H6/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41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育 耐低钾 水稻 方法 | ||
1.一种培育耐低钾水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水稻OsHAK7基因进行克隆;
构建pHB-OsHAK7过表达重组质粒;
获得OsHAK7过表达阳性植株;
获得耐低钾水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育耐低钾水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水稻OsHAK7基因进行克隆包括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序列克隆OsHAK7的编码区序列;所述引物序列包括上游引物序列F1和下游引物序列R1;
F1:5'-ATGCCCAGCTACCAATATCT-3';
R1:5'-AGACATAGTAGATCATGCCGACT-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育耐低钾水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pHB-OsHAK7过表达重组质粒包括构建引物组对日本晴cDNA模板进行PCR扩增,回收目的带后将OsHAK7的目的片段和pHB空载体分别进行双酶切,回收酶切产物;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将OsHAK7的目的片段连到pHB载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育耐低钾水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OsHAK7过表达阳性植株包括将构建成功的pHB-OsHAK7重组质粒用电转的方法转入农杆菌EHA105中,用日本晴种子在N6D培养基上诱导培养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进行筛选以及分化培养成幼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培育耐低钾水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组包括上游引物序列F2和下游引物序列R2;
F2:5'-ACCAGTCTCTCTCTCAAGCTTATGCCCAGCTACCAATATCTGC-3';
R2:5'-GATACGAACGAAAGCTCTAGATTAGACATAGTAGATCATGCCGACTTC-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师范大学,未经湖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79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