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合金冶炼装置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94400.0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8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宋鲲鹏;宋敬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正大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0 | 分类号: | F27B14/00;F27B14/06;F27B14/08;F27D5/00;F27B14/14;F27B14/20;C22C1/02;C22C9/01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吴杉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合金 冶炼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合金冶炼装置,包括冶炼炉和控温控时系统,冶炼炉的内部设置有上下合模的上模和下模,控温控时系统包括控制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铜合金冶炼工艺,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原材料;步骤二:混合材料进行冶炼;步骤三:控温控时加热冶炼。本发明中冶炼炉内下模和上模之间的接缝处通过防起边板相隔,具有良好的防起边现象,利于后续加工,提高了相应的生产效率;本发明中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对铜合金冶炼过程中的控温,实用性强,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且铜合金冶炼可以控时,实现了智能化的铜合金冶炼;本发明中转动电机可控制下模和上模转动,起到了铜合金冶炼温度保持均匀的目的,加工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合金冶炼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铜合金冶炼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铜合金由于具有优良的导热导电性、良好的加工成形性、耐蚀性等优点,铜合金通过与其它金属材料或者非金属材料共混而成,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但在铜合金实际冶炼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现有技术中,铜合金冶炼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不易控制,成型后的铜合金强度容易出现影响,会表面开裂等现象;
2.现有技术中,铜合金冶炼的成模过程中容易出现毛边,不易进行后期加工和打磨。
为此,提出了一种铜合金冶炼装置及工艺用以解决上述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合金冶炼装置及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合金冶炼装置,包括冶炼炉和控温控时系统,所述冶炼炉的内部设置有上下合模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的上端内壁上一体设置有防起边板,所述防起边板贴合在上模的内壁,防起边板的上表面活动贴合在上模的上方内壁上,所述上模和下模放置在上下两组支撑金属网之间,下方一组支撑金属网的右上端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上方和下方支撑金属网的右端远离上模的一面分别固定焊接有二号电动推杆,所述二号电动推杆远离支撑金属网的一端固定焊接在支撑板上,上下两组支撑板分别固定焊接在固定板左侧面的上下两端,所述固定板的右端和转动电机上的转轴之间传动连接,转动电机的上端固定焊接有一号电动推杆,一号电动推杆的上端固定焊接在冶炼炉的上方内壁上,所述冶炼炉的下端内部固定焊接有炉内隔板,炉内隔板的下端固定焊接有多组呈等距离分布的固定隔板,相邻的固定隔板之间均设置有一组电加热板,所述电加热板固定设置在冶炼炉的下方内壁上,所述冶炼炉的右下端固定焊接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和电池;
所述控温控时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输入模块的输出端和电源的输出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显示模块之间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和传感模块之间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和执行模块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执行模块包括电机、电动推杆和电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下模和上模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焊接有两组辅助板,辅助板上设置有圆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隔板的右侧面设置有滑槽,滑槽中滑动配合有磁性吸块,所述磁性吸块的右端固定焊接有移动隔板。
优选的,所述移动隔板的右侧面固定焊接有钩环,所述移动隔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固定隔板的长度等于炉内隔板到冶炼炉下方内壁长度的一半,所述移动隔板的长度大于固定隔板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控制盒的左端与冶炼炉的内部连通设置有两组预留孔,两组预留孔分别设置在炉内隔板的上下方。
一种铜合金冶炼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原材料,首先,准备铜、铝和碳若干留待备用;
步骤二:混合材料进行冶炼,将上述的原材料按照质量百分比:铜90%到95%、铝1%到5%和碳0.5%到1.5%,将原料放入下模和上模中,然后将上模和下模放置在上下两组支撑金属网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正大重工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正大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4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潮抑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实现液滴运动路径可控的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