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防护的新能源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91056.X | 申请日: | 2021-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7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清研魏科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B60L53/18;B65H75/38;B65H75/44;B60L53/65 |
代理公司: | 合肥铭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2 | 代理人: | 张名列 |
地址: | 056000 河北省邯郸***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 新能源 充电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充电桩技术领域的高防护的新能源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内部安装有充电设备的盛放柜,盛放柜的底部竖直固定安装有空心立柱,空心立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撞底座,空心立柱的外壁中部四周均匀内嵌固定有超声波传感器,通过超声波传感器监测是否有移动物撞击空心立柱,此时通过中央处理器使第一电插锁的插销与第二方管分离,复位弹簧使第二方管与安装板分离,缩回第一方管内,连接弹簧伸长,进而通过连接柱和防盗螺栓固定的空心立柱在连接弹簧作用下可以偏转,从刚性连接转变成柔性连接,起到缓冲作用,保护空心立柱和盛放柜,该装置设计有多处防护结构,延长了使用寿命,具有市场推广运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高防护的新能源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其中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的运用主要以电能的方式进行,电能是一种经济、实用、清洁且容易控制和转换的能源形态,在电能使用过程中会运用到充电桩,充电桩它的功能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很相似,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逐渐提高,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新能源汽车备受人们喜爱并开始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目前,大多充电桩基本直接裸露在室外,经常遭到风雨的侵袭,而且表面容易堆积灰尘,当灰尘进入充电桩内部时,很容易造成内部零件磨损或者元件短路,降低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一般充电桩的周围并没有遮挡物,安全防护性能较低,当充电桩遭受到碰撞时,容易导致损坏,从而造成维修成本的上升,故实际生活中亟需设计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充电桩,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高防护的新能源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防护的新能源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实际生活中亟需设计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充电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防护的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内部安装有充电设备的盛放柜,所述盛放柜的底部竖直固定安装有空心立柱,所述空心立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撞底座,所述空心立柱的外壁中部四周均匀内嵌固定有超声波传感器,所述盛放柜的柜门中部从上到下依次内嵌固定有透明钢化玻璃板、红外摄像头和手机号输入模块,所述盛放柜的柜门底部中央通过弹簧铰链转动安装有翻板,所述盛放柜的内腔底部前侧通过向外设置开口槽插接有卷线装置,所述卷线装置上缠绕有充电线缆,所述盛放柜的内壁左侧下方内嵌固定有散热风扇,所述盛放柜的右侧上方倾斜内嵌固定有过滤网,所述盛放柜的柜体内壁上部与柜门内壁上部之间水平转动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盛放柜的柜体前端面右侧内嵌固定有红外感应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清研魏科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清研魏科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10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