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病毒诊断房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90868.2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1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潘志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毓璜顶医院 |
主分类号: | E04H3/08 | 分类号: | E04H3/08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王娟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毒 诊断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防病毒诊断房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病毒诊断房包括由健康行走通道(2)、染病行走通道(3)、医生工作室(4)、负压接触室(6)和检测区(7),健康行走通道(2)、染病行走通道(3)、医生工作室(4)、负压接触室(6)和检测区(7)共同构成的房间;检测区(7)分别与健康行走通道(2)和负压接触室(6)连接并相通,医生工作室(4)与负压接触室(6)的一侧连接并相通,染病行走通道(3)与负压接触室(6)的另一侧连接并相通;医生工作室(4)与检测区(7)之间设置有透明玻璃板(9);检测区(7)内设置有若干个患者容纳室(1),每个患者容纳室(1)的底部均设置有双向行走小车(8),且检测区(7)内还设置有消毒喷洒机构(5),消毒喷洒机构(5)位于健康行走通道(2)的旁侧,双向行走小车(8)与控制器电连接,房间墙壁(10)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患者容纳室(1)连接并相通的房间正门(11);
患者容纳室(1)包括塑料箱体(1f),所述的双向行走小车(8)位于塑料箱体(1f)下端并与塑料箱体(1f)相连接,塑料箱体(1f)的正门(1b)可转动的安装在塑料箱体(1f)的一侧,反门(1c)可转动的安装在塑料箱体(1f)的另一侧,第一无线通讯器(1a)固定安装在塑料箱体(1f)的外壁上,塑料座椅(1e)固定安装在塑料箱体(1f)的内部上,进气闸门(1d)固定安装在塑料箱体(1f)的外壁上,塑料箱体(1f)的墙壁上开设有方形缺口,进气闸门(1d)盖设在方形缺口上,第一无线通讯器(1a)与控制器电连接,反门(1c)和正门(1b)均采用透明材质制造而成;
医生工作室(4)包括工作台(4a)、第二无线通讯器(4b)、小车行走控制台(4c)、话筒切换控制台(4d)和医生座椅(4e);医生工作室(4)由染病行走通道(3)、健康行走通道(2)、透明玻璃板(9)和房间墙壁(10)围成并被隔离成医生专用房;工作台(4a)和医生座椅(4e)均放置在医生专用房内,小车行走控制台(4c)、话筒切换控制台(4d)和第二无线通讯器(4b)均固定安装在工作台(4a)上,且小车行走控制台(4c)和话筒切换控制台(4d)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且工作台(4a)位于透明玻璃板(9)的旁侧;
进气闸门(1d)包括闸板(1d1)、连接板(1d2)、导板(1d5)、两个导柱(1d3)、抵触弹簧(1d4)和定位圆板(1d6);闸板(1d1)盖合在所述方形缺口上,连接板(1d2)固定安装在闸板(1d1)上,两个导柱(1d3)的一端与连接板(1d2)固定连接;导板(1d5)固定安装在塑料箱体(1f)上,两个导柱(1d3)的另一端穿过导板(1d5),两个定位圆板(1d6)固定安装导柱(1d3)的另一端上,两个抵触弹簧(1d4)分别套设在两个导柱(1d3)上,每个抵触弹簧(1d4)的一端与连接板(1d2)抵触,每个抵触弹簧(1d4)的另一端与导板(1d5)抵触;
健康行走通道(2)包括第一健康门(2a)、第一健康隔板(2b)和第二健康隔板(2c),第一健康隔板(2b)、第二健康隔板(2c)和房间墙壁(10)形成方形空间,且第一健康隔板(2b)的一端与房间墙壁(10)固定连接,第二健康隔板(2c)的一端与房间墙壁(10)固定连接,第一健康隔板(2b)的另一端和第二健康隔板(2c)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用于供健康患者走出方形空间的第一健康门(2a)安装在房间墙壁(10)上,第一健康门(2a)与房间墙壁(10)转动连接,第二健康隔板(2c)上设置有能够转动的第二健康门(2c1);
消毒喷洒机构(5)包括压力传感器(5a)、第一出气管(5b)和第一喷气机构(5c);第一喷气机构(5c)固定安装在地面上,且第一喷气机构(5c)位于检测区(7)内,压力传感器(5a)固定安装在第二健康隔板(2c)上,第二健康隔板(2c)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压力传感器(5a)的条形缺口,第一出气管(5b)固定安装在第一喷气机构(5c)的出气口上,第一出气管(5b)通过支撑管与墙壁固定连接,且第一出气管(5b)与连接板(1d2)传动连接;
染病行走通道(3)包括第一病毒门(3a)、第一病毒隔板(3b)和第二病毒隔板(3c);第二病毒隔板(3c)的一端与房间墙壁(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负压接触室(6)固定连接,第一病毒隔板(3b)的一端与房间墙壁(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负压接触室(6)固定连接,第二病毒隔板(3c)、第一病毒隔板(3b)、负压接触室(6)和房间墙壁(10)形成方形空间,第一病毒门(3a)能够转动的安装在房间墙壁(10)上;
负压接触室(6)包括控制按钮(6a)、容纳室(6b)、第一进入门(6c)、第二进入门(6d)、第二出门(6e)、站板(6f)、抽气管(6h)、抽气泵(6i)和喷药机构(6j);容纳室(6b)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第二进入门(6d)、第一进入门(6c)和第二出门(6e)均能够转动的安装在容纳室(6b)上,第二进入门(6d)位于容纳室(6b)靠近检测区(7)的一侧,第一进入门(6c)位于容纳室(6b)靠近医生工作室(4)的一侧,第二出门(6e)位于容纳室(6b)靠近染病行走通道(3)的一侧,控制按钮(6a)固定安装在容纳室(6b)的上,且控制按钮(6a)位于容纳室(6b)靠近医生工作室(4)的一侧,站板(6f)固定安装在容纳室(6b)内,且站板(6f)位于第一进入门(6c)的下方,抽气盒(6k)位于站板(6f)的下方,且抽气盒(6k)的一侧上设置有导气管,抽气管(6h)的一端与导气管固定连接,抽气管(6h)的另一端与抽气泵(6i)的抽气口固定连接,抽气泵(6i)位于容纳室(6b)的旁侧,且抽气泵(6i)的出气口为敞口结构,用于喷气的喷药机构(6j)位于站板(6f)的上方,且喷药机构(6j)固定安装在容纳室(6b)上;
喷药机构(6j)包括第二喷气机构(6j1)、软管(6j2)、安装板(6j3)、连接管(6j5)和若干个喷头(6j4),安装板(6j3)固定安装在容纳室(6b)的内侧顶部,若干个喷头(6j4)均固定安装在安装板(6j3)上,且若干个喷头(6j4)的进气管均与连接管(6j5)连接,连接管(6j5)上设置有与喷头(6j4)连接的出气管,软管(6j2)的一端与连接管(6j5)连接,连接管(6j5)上设置有与软管(6j2)连接的进气管,软管(6j2)的另一端与第二喷气机构(6j1)的出气口固定连接,抽气泵(6i)1固定安装在地面上;
所述防病毒诊断房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患者隔离等待;
当患者进行就诊时,通过打开房间正门(11),再打开正门(1b)进入到塑料箱体(1f)内,再坐在塑料座椅(1e)上等待医生的传呼;
步骤二:医生传呼;
当医生就诊时,医生通过使用小车行走控制台(4c)指定对应的双向行走小车(8)进行运动,小车行走控制台(4c)将把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双向行走小车(8)进行运动,使得双向行走小车(8)带动医生指定的患者到达透明玻璃板(9)的旁侧;
步骤三:医生诊断;
医生通过使用话筒切换控制台(4d)指定对应患者容纳室(1)内的第一无线通讯器(1a)进行连接,话筒切换控制台(4d)将把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控制指定的第一无线通讯器(1a)进行工作,使得医生对准第二无线通讯器(4b)进行说话时,第二无线通讯器(4b)接受的话语将传送给第一无线通讯器(1a),使得位于患者容纳室(1)内的患者能够听到医生所说出的话语,反之,患者说出的话语将从第二无线通讯器(4b)传出,使得患者与医生进行交流,进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
步骤四:健康患者切换;
若并无大碍时,医生使用小车行走控制台(4c)切换患者,控制器将接受到切换患者的信号,控制器将控制双向行走小车(8)将带动患者容纳室(1)移动到健康行走通道(2)的旁侧,同时,控制器控制下一个双向行走小车(8)带动患者容纳室(1)移动到透明玻璃板(9)的旁侧,双向行走小车(8)的移动轨迹事先已经通过编程进行设定;
步骤五:患者容纳室内消毒;
在双向行走小车(8)带动患者容纳室(1)靠近第二健康门(2c1)的过程中,第一出气管(5b)将与连接板(1d2)抵触,使得连接板(1d2)推动闸板(1d1),使得闸板(1d1)打开方形缺口,当塑料箱体(1f)的外壁与压力传感器(5a)接触后,此时第一出气管(5b)将罩设在方形缺口上,压力传感器(5a)将把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控制第一喷气机构(5c)进行工作,使得第一喷气机构(5c)将消毒的气体排出,再沿着第一出气管(5b)进入到塑料箱体(1f)内,进而对塑料箱体(1f)的内部进行消毒;
步骤六:健康患者离开;
在消毒的过程中,健康的患者可以随时打开反门(1c),再打开第二健康门(2c1),进入到方形空间内,再打开第一健康门(2a),进而从方形空间内走出室外;
步骤七:染病患者进一步诊断;
若发现患者感染病毒,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测时,医生使用工作台(4a)指定双向行走小车(8)带动患者容纳室(1)移动到负压接触室(6)的旁侧,通过患者打开反门(1c)和第二进入门(6d),使得染病患者进入到站板(6f)内,再通过医生使用控制按钮(6a),控制按钮(6a)将把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控制启动抽气泵(6i),使得抽气泵(6i)沿着抽气管(6h)往抽气盒(6k)内进行抽气,使得容纳室(6b)内部形成负压,使得病毒被沿着抽气管(6h)和抽气泵(6i)抽出到染病行走通道(3)内,再通过医生打开第一进入门(6c),并且医生进入到容纳室(6b)内,医生对染病患者的状况进行检测;
步骤八:患者确定染病,患者离开,负压接触室进行内部消毒;
若判断出患者染病,患者将打开第二出门(6e),进入到染病行走通道(3)内,医生打开第一进入门(6c),回到医生工作室(4)内,再通过医生使用控制按钮(6a),控制按钮(6a)将把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控制启动喷药机构(6j),使得喷药机构(6j)对容纳室(6b)内排入消毒气体,消毒气体对容纳室(6b)内部进行消毒,且由于抽气泵(6i)的抽气作用,将使得容纳室(6b)内的消毒气被抽出,并且进入到染病行走通道(3)内,通过消毒气对染病行走通道(3)内部进行杀菌消毒,当消毒完成后,医生通过使用控制按钮,使得喷药机构和抽气泵停止工作;
步骤九:患者未染病,若患者判断为未染病,患者回到患者容纳室(1)内,医生回到医生工作室(4)内,医生通过使用小车行走控制台(4c),使得控制器控制双向行走小车(8)带动患者容纳室(1)移动到健康行走通道(2)的旁侧,患者重复上诉的步骤五和步骤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毓璜顶医院,未经烟台毓璜顶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08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