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染整实验焙烘用可调式绷布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6348.4 | 申请日: | 2021-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6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宋明姝;董炯;于颖;吴晓杰;侯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东学院 |
主分类号: | D06B23/04 | 分类号: | D06B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8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染整 实验 焙烘 调式 绷布框 | ||
一种染整实验焙烘用可调式绷布框,主体由底板、绷布机构、框架和调整机构组成;丝杠、螺母结构配合连杆机构使绷布框可调,三类直线导轨式结构使框架各部分调整均匀、同步;固定绷布针和针轮结构使布的各部位绷紧力均匀;造型简单,滑动灵活,安全性高;对于常规染整实验试样尺寸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调性,水平垂直两向可移动同时,满足试样完全水平伸展,解决布面上下放置或布面未能完全水平所带来的部分加工不匀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染整技术实验用具领域,尤其涉及教学实验用烘箱的绷布夹具领域。该器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止纺织品轧染以及后整理加工中预烘、焙烘工序常出现的泳移现象,提高加工质量的均匀性一种染整实验焙烘用可调式绷布框。
背景技术
纺织品轧染以及后整理加工中广泛采用预烘、焙烘工序,为防止染化助剂在烘燥过程中发生泳移,保持预烘及焙烘加工中布面水平伸展,保证加工质量的均匀性,染整实验教学中多采用绷布针板框,但其规格固定,加工布样尺寸有限,且四框镶有钢针取放时易扎伤;或是采用两只布夹,上下两端夹持布面,悬垂挂放于烘箱,亦存在布面上下加工不匀现象;或是少量有采用可移动式绷布针框,加工尺寸可变,但布面完全水平伸展受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实验教学用的具有普遍尺寸适用性的可调式绷布框。解决了现有焙烘用绷布框加工尺寸有限,取放布样易扎伤,或结构问题带来的上下或部分水平不匀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染整实验焙烘用可调式绷布框,其特征是:主体由底板、绷布机构、框架和调整机构组成;底板1上表面开设直线滑槽A3、直线滑槽B10、直线滑槽C13和直线滑槽D19,其中,直线滑槽B10与直线滑槽D19相互垂直,直线滑槽A3、直线滑槽C13与直线滑槽D19相互平行;滑块梁2上开设有滑块C28,滑槽梁6上开设有直线滑槽E27;固定支撑块5下端固定在底板1上,上端用两个定位螺钉18固定两根滑槽梁6,所述两根梁之间呈90°,且分别与直线滑槽B10和直线滑槽D19平行,活动支撑块C21下端连接滑块B26,滑块B26嵌入直线滑槽D19内形成Ⅰ类直线导轨系统,同理,活动支撑块A9也与直线滑槽B10形成另一个Ⅰ类直线导轨系统,堵头A11和堵头B20用螺钉分别固定在直线滑槽B10和直线滑槽D19的出口端,活动支撑块A9和活动支撑块C21的上端均用两个定位螺钉18固定一根滑槽梁6和一根滑块梁2,所述两根梁之间呈90°,活动支撑块A9和活动支撑块C21上的滑块梁2分别与直线滑槽B10和直线滑槽D19平行,活动支撑块A9和活动支撑块C21上的滑块梁2设有的滑块C28分别与固定支撑块5上的两根滑槽梁6设有的直线滑槽E27形成两个Ⅱ类直线导轨系统,这两个Ⅱ类直线导轨系统的直线移动方向分别与两个Ⅰ类直线导轨系统的直线移动方向平行,活动支撑块B14下端连接万向轮24,所述万向轮在底板1上表面运动,活动支撑块B14的上端用两个定位螺钉18固定两根滑块梁2,所述两根梁之间呈90°,且分别与固定支撑块5固定两根滑槽梁6平行,活动支撑块A9和活动支撑块C21上的滑槽梁6设有的直线滑槽E27分别与活动支撑块B14上的两根滑块梁2设有的滑块C28形成两个Ⅱ类直线导轨系统,固定支撑块5、活动支撑块A9、活动支撑块B14、活动支撑块C21和四套Ⅱ类直线导轨系统组成矩形框架;绷布机构由固定绷布针23、针轮22和定位轴30组成,针轮22嵌入滑块梁2和滑槽梁6上表面开设的凹槽29中,由定位轴30限位,针轮22绕定位轴30旋转,四个固定绷布针23分别固定在固定支撑块5、活动支撑块A9、活动支撑块B14和活动支撑块C21上两个垂直梁的交点处,布样由固定绷布针23和针轮22固定;调整机构由轴承座A4、轴承座B12、手轮5、丝杠15、螺母16、四根铰链8和两根连杆17组成,其中,丝杠15旋上螺母16后,一端由轴承座B12支撑,另一端穿过轴承座A4,在端部与手轮5固定,一根连杆17一端用铰链8与螺母16右端形成铰接,另一端用铰链8与活动支撑块A9固定的滑块梁2下表面形成铰接,同理,另一根连杆17一端用铰链8与螺母16的左端形成铰接,另一端用铰链8与活动支撑块B14固定的滑块梁2下表面形成铰接,轴承座B12下部的滑块A25嵌入底板1上直线滑槽C13形成一个Ⅲ类直线导轨系统,同理,轴承座A4与直线滑槽A3形成另一个Ⅲ类直线导轨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东学院,未经辽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63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