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核MRI的图像增强超构表面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3943.2 | 申请日: | 202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0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赵乾;池中海;郑卓肇;孟永钢;周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R33/34 | 分类号: | G01R33/34;G01R3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魏朋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ri 图像 增强 表面 器件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核MRI的图像增强超构表面器件,具体为双核磁场增强装置及磁共振系统,所述双核磁场增强装置包括第一筒形磁场增强器与第二筒形磁场增强器。所述第一筒形磁场增强器包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筒形磁场增强器用于增强检测部位的氢质子核的核磁信号。所述第二筒形磁场增强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用于增强所述检测部位的非氢质子核的核磁信号。所述第二筒形磁场增强器包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检测部位。所述双核磁场增强装置实现了对氢质子核和非氢质子核的双核MRI两个信号场的同时增强。相对传统技术,所述双核磁场增强装置可以具有更高的磁场增强效果。在应用于MRI设备成像时,所述双核磁场增强装置可以辅助MRI设备获得更高质量的图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核磁场增强装置及磁共振系统。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为非介入探测方式,是医药、生物、神经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诊断技术。目前传统MRI设备传输的信号强度主要来自于氢质子1H。在具有核磁信号的所有原子核中,氢质子1H在人体内含量最高,并且氢质子1H的旋磁比也最高,具有最强的核磁共振信号。但是,基于氢质子1H的MRI包含的代谢、离子交换等生物学信息较少,而23Na、31P、19F等非质子核可以提供丰富的生物学信息。因此,基于23Na、31P、19F等非质子核的成像在医学及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在进行23Na、31P、19F等非质子核的MRI时,提高非质子核图像的信噪比,具有重要意义。信噪比主要决定于静磁场强度,但是,静磁场强度的增加会带来如下三个问题:1)射频(RF)场非均匀性增大,调谐难度增加;2)人体组织产热增加,带来安全隐患,患者还容易出现眩晕和呕吐等不良反应:3)购置成本大幅度增加,对大多数小规模医院来说是一种负担。因此,如何采用尽量小的静磁场强度同时能够获得高的成像质量成为MRI技术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超构材料的出现为MRI成像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更有效的方法。超构材料具有许多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质。通过电磁波与超构材料的金属或电介质基元间的相互作用及基元间的耦合效应,可以实现对电磁波传播路径与电磁场场强分布的控制。其中,具体工作原理是利用超构材料形成的结构中的电磁谐振,实现呈各向异性和梯度分布等电磁参数的调节。并且,通过对超构材料的几何尺寸、形状和介电常数等参数的设计,能够实现对不同频点的谐振增强。
然而,传统的磁场增强器件都是针对氢原子核1H等单核MRI设计的,没有针对非质子核和质子核的双核结构的设计,导致无法获得代谢、离子交换等丰富的生物学信息。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双核磁场增强装置及磁共振系统。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核磁场增强装置。所述双核磁场增强装置包括第一筒形磁场增强器与第二筒形磁场增强器。所述第一筒形磁场增强器包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筒形磁场增强器用于增强检测部位的氢质子核的核磁信号。所述第二筒形磁场增强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用于增强所述检测部位的非氢质子核的核磁信号。所述第二筒形磁场增强器包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检测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未经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39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