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支座预偏量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79929.5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2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强;高静青;李金凯;李先婷;冯祁;杨申;吴成亮;仝强;闫蕾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鑫拓力工程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陈亚斌;关兆辉 |
地址: | 10005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支座 预偏量 调节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支座预偏量调节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部连接桥梁支座的上支座板,所述连接板的下部连接桥梁支座的下支座板;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设置在所述上支座板的凸起连接部相连接,且所述调节杆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板的内侧面相抵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加工时间短,生产成本低,降低了预偏量调节的调节难度。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桥梁支座领域,特别是一种桥梁支座预偏量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位于桥梁和垫石之间,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承受的荷载和变形(位移和转角)可靠地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是桥梁的重要传力装置。桥梁支座有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两种。桥梁工程常用的支座形式包括:油毛毡或平板支座、板式橡胶支座、球型支座、钢支座和特殊支座等。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很多连续梁桥的跨度已经变得很大,施工工期较长。梁体在合拢温度、混凝土自身收缩徐变等因素作用下,会产生纵向位移,为避免对桥梁产生危害,因此在桥墩支座座板上与支座理论中心线间设置支座预偏量。支座预偏量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消除合龙桥梁梁体产生的纵向位移,从而减少或者消除支座的偏心受力。支座预偏量设置时,不是支座整体位置的预偏,而是让支座上板向预偏方向移动计算预偏距离。
预偏量调整的工作复杂,需要专业人士现场指导施工,会增加成本。调整预偏量需要破坏支座的固定连接装置,调整结束后一般采用临时焊接或垫木材的方式固定。
发明内容
为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桥梁支座预偏量调节装置,包括: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部连接桥梁支座的上支座板,所述连接板的下部连接桥梁支座的下支座板;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设置在所述上支座板的凸起连接部相连接,且所述调节杆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板的内侧面相抵接。
由以上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容易操作的、让施工员人不需要进行繁琐的操作,提高了预偏量的调节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的桥梁支座预偏量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的桥梁支座预偏量调节装置的向左调节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的桥梁支座预偏量调节装置的向右调节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连接板;2、上支座板;3、下支座板;4、凸起连接部;5、调节杆;6、第二螺栓组;7、第一螺栓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梁支座预偏量调节装置,下面结合图1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鑫拓力工程技术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鑫拓力工程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99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