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型覆膜好氧发酵专用换膜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78367.2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1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曾剑飞;董红敏;陶秀萍;朱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F17/90 | 分类号: | C05F17/90;C05F17/964;C05F17/914;C05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张月娟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型覆膜好氧 发酵 专用 换膜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型覆膜好氧发酵专用换膜机,包括: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至少包括横向承重板、纵向固定支架、液压伸缩架和卷轮支撑架;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和行走电机;换膜装置,所述换膜装置包括可拆卸式揭膜卷轮、可拆卸式铺膜卷轮,揭膜电机、铺膜电机、揭膜挡盘以及铺膜挡盘;本发明在满足现有批次式覆膜好氧发酵过程单次铺膜、揭膜需求的基础上,能够在连续型覆膜好氧发酵过程中实现铺膜和揭膜的同步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是关于一种连续型覆膜好氧发酵专用换膜机。
背景技术
高温好氧发酵是当前我国规模化处理畜禽粪便实现其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利用的主流方法之一。近几年,覆膜式好氧发酵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效环保发酵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废弃物的肥料化利用。在覆膜式好氧发酵的起始和结束阶段分别需要进行铺膜和揭膜操作,以往,主要采用人工拖拽的方法,该方法费时费力、易加速功能膜磨损。
针对这些问题相关学者设计了一系列覆膜式好氧发酵专用的卷膜设备,但是由于现有的覆膜式好氧发酵属于批次式处理模式,卷膜设备均只需要在每个批次的开始和结束阶段分别进行机械铺膜和揭膜操作即可,所以上述的卷膜设备均只能实现单次揭膜或者铺膜。
然而,在采用连续型覆膜式好氧发酵处理模式时,若在发酵过程中需要进行换膜操作就需要在揭开旧膜的同时铺盖新膜,并且尽量缩短换膜时间,避免换膜期间大量温室气体、恶臭气体排放以及热量损失,而现有的技术及设备均不满足实际相关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型覆膜好氧发酵专用换膜机,该换膜机在满足现有批次式覆膜好氧发酵过程单次铺膜、揭膜需求的基础上,能够在连续型覆膜好氧发酵过程中实现铺膜和揭膜的同步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连续型覆膜好氧发酵专用换膜机,包括:
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至少包括横向承重板、纵向固定支架、液压伸缩架和卷轮支撑架,两个所述横向承重板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主体支架的两侧;所述纵向固定支架横跨在左右侧的所述横向承重板上方,并且所述纵向固定支架的下端与同侧的所述横向承重板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卷轮支撑架两两为一组,两组所述卷轮支撑架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支架的前后两端,每个所述卷轮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纵向固定支架的上端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四个所述液压伸缩架两两为一组,两组所述液压伸缩架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支架的前后两端;每个所述液压伸缩架的一端与所述纵向固定支架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卷轮支撑架铰接;
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和行走电机,四个所述行走轮两两为一组,两组所述行走轮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支架的左右两侧,每组的两个所述行走轮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横向承重板的前后两端连接;所述行走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行走轮的中心轴连接,且所述行走电机设置于一侧的横向承重板上;
换膜装置,所述换膜装置包括可拆卸式揭膜卷轮、可拆卸式铺膜卷轮,揭膜电机、铺膜电机、揭膜挡盘以及铺膜挡盘,所述可拆卸式揭膜卷轮两侧与两个所述揭膜挡盘固定连接,所述可拆卸式揭膜卷轮和所述揭膜挡盘形成的整体与位于所述主体支架前端的两个所述卷轮支撑架的自由端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揭膜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可拆卸式揭膜卷轮一侧的中心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可拆卸式揭膜卷轮转动;所述可拆卸式铺膜卷轮两侧与两个所述铺膜挡盘固定连接,所述可拆卸式铺膜卷轮和所述铺膜挡盘形成的整体与位于所述主体支架后端的两个所述卷轮支撑架的自由端可拆卸的连接;所述铺膜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可拆卸式铺膜卷轮一侧的中心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可拆卸式铺膜卷轮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83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