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PET回收料增韧的酚醛模塑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7825.0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6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凯荣;杨犁新;胡家斌;吴斌;齐丽华;赵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东南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1/06 | 分类号: | C08L61/06;C08L67/02;C08L97/02;C08K7/14;C08K13/0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et 回收 料增韧 酚醛 塑料 | ||
一种用PET回收料增韧的酚醛模塑料,属于热固性模塑料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以下按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构成:酚醛树脂15‑20份;固化剂3‑9份;木质素纤维10‑20份;增强纤维10‑20份;偶联剂0.5‑2份;脱模剂2‑5份;无机填料20‑35份;PET回收料15‑20份。有助于提高强度;在保障酚醛模塑料刚性的前提下显著增强酚醛模塑料的韧性的长处;减少酚醛树脂的投量而得以体现酚醛模塑料的理想的经济性;避免资源浪费,另体现绿色环保效果;能使制备工艺变得更为简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固性模塑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PET回收料增韧的酚醛模塑料。
背景技术
前述PET即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前述PET回收料即为PET再生料,也即回收PET塑料,通常经过熔融、造粒再利用而得以避免造成资源浪费。酚醛树脂作为最古老的工业聚合物之一,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而酚醛模塑料主要由酚醛树脂、填料以及其他添加剂组成,基于它们的原料来源较广,生产工艺简练和设备简单,加工性好,价格较低廉,可以生产出各种耐热性能、力学性能、电性能、热性能、烧蚀性能、化学性能以及耐辐射性能的可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的酚醛模塑料产品。
为了提高酚醛模塑料制品的强度,在改善材料刚性的同时,需要兼顾材料的韧性。在酚醛树脂合成中加入橡胶弹性体或者热塑性弹性体增韧,或者在酚醛模塑料制造过程中加入丁腈橡胶等橡胶弹性体增韧是目前提高酚醛模塑料制品韧性的惯用技术措施,但是该技术措施存在着大幅提高产品成本的欠缺。因此如何在充分保障酚醛模塑料强度和韧性的前提下使产品成本得以有效降低是业界长期以来致力于追求的方向。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虽然不乏关于酚醛模塑料的技术信息如CN101974198B推荐有“耐高温酚醛模塑料”、CN105237948B提供有“一种耐湿性酚醛模塑料”、CN105949710A公开有“一种耐湿性酚醛模塑料”、CN103183908A揭示有“一种耐高温的酚醛模塑料”、CN1752136A介绍有“一种复合酚醛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和CN1328317C公告的“一种复合酚醛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等等,但是未见诸得以弥补前述欠缺的技术启示,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提高强度和韧性、有利于体现资源的良好利用并且既可降低成本又能体现绿色环保的用PET回收料增韧的酚醛模塑料。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用PET回收料增韧的酚醛模塑料,其是由以下按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构成:
一种用PET回收料增韧的酚醛模塑料,其是由以下按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构成:
一种用PET回收料增韧的酚醛模塑料,其是由以下按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构成:
一种用PET回收料增韧的酚醛模塑料,其是由以下按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构成:
一种用PET回收料增韧的酚醛模塑料,其是由以下按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构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PET回收料与所述酚醛树脂的重量份数配比为1∶1,并且所述酚醛树脂为酸催化的热塑性酚醛树酯,而所述的PET回收料为经过洗净、粉碎并经球磨至过80目筛的PET粉末。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化剂为六亚甲基四胺。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木质素纤维为粒径149-189μm、灰份0.5%-1.5%的木粉;所述的增强纤维为长度3mm且直径为13μm的无碱短切玻璃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东南塑料有限公司,未经常熟东南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78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构件用水泥搅拌运输装置
- 下一篇:电缆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