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级重力型油水分离系统及其分离油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4741.1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7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陆颖;廖湛鹰;钟业峰;梁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智造(广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 | 分类号: | B01D17/02;B01D17/032;C02F1/40 |
代理公司: | 中山佳思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91 | 代理人: | 王前明;谢自知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重力 油水 分离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多级重力型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工作舱(1),所述工作舱(1)通过隔板依次分成进水腔(101)、动态分水腔(102)和出水腔(103),在所述进水腔(101)分别设有进水管(3)、将进水腔(101)中的油水压入动态分水腔(102)的压水组件(2),在所述动态分水腔(102)分别设有分离油和水的滤芯(4)、将分离出来的油排出的第一放油电磁阀(5)、控制第一放油电磁阀(5)动作的第一油水继电器(6)、将分离出来的水压入出水腔(103)的第二压水管(7),在所述出水腔(103)设有用于将水排出工作舱(1)的出水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重力型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水腔(103)还分别设有将进一步分离出来的油排出的第二放油电磁阀(9)、控制第二放油电磁阀(9)动作的第二油水继电器(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重力型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油电磁阀(5)和所述第二放油电磁阀(9)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油水继电器(6)和所述第二油水继电器(10)结构相同,第一油水继电器(6)和第二油水继电器(10)均为两点式油水继电器,包括设在下方的下浮球(11)和设在上方的上浮球(12),所述上浮球(12)和所述下浮球(11)结构和材料相同,其密度介于油和水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重力型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4)为亲油材料网格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重力型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态分水腔(102)的底部和所述出水腔(103)的底部均设有加热器(1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重力型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水腔(101)中设有液位继电器(14),所述进水管(3)通过管接头(16)连有第一过滤器(15)。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重力型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水组件(2)包括有压水泵(201)、接在压水泵(201)上的第一压水管(202),所述第一压水管(202)通过管接头(16)连有第二过滤器(203),在所述第一压水管(202)中设有用于往所述动态分水腔(102)通入压缩空气的进气管(204),在所述第一压水管(202)的进水口设有滤网(2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级重力型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水管(202)的进水口设于所述进水腔(101)的底部,所述第一压水管(202)的出水口设于所述第一油水继电器(6)的下方;所述出水管(8)的进水口设于所述出水腔(103)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重力型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水腔(101)的底部和所述动态分水腔(102)的底部均设有放水球阀(17),在所述舱体(1)上设有系统空滤(18)。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多级重力型油水分离系统分离油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进水管(3)将外部油水通入所述进水腔(101);
通过压水泵(201)将进水腔(101)中的油水经第一压水管(202)抽入动态分水腔(102),进气管(204)将外部的压缩空气吹入动态分水腔(102),加热器(13)从底部加热动态分水腔(102)中的油水,滤芯(4)过滤动态分水腔(102)中的油水,过滤后,油水分离,油浮于水面上,当油位没过第一油水继电器(6)的下浮球时,第二放油电磁阀(9)打开放油,当水位没过第一油水继电器(6)的上浮球时,第二放油电磁阀(9)关闭停止放油;
动态分水腔(102)中分离后的水残留有悬浮油,第二第一压水管(202)将其压入出水腔(103),出水腔(103)通过静置将油水进一步分离,出水腔(103)中的第二放油电磁阀(9)控制第二放油电磁阀(9)放油的过程与动态分水腔(102)相同;
通过出水管(8)将出水腔(103)中进一步分理处的水排出工作舱(1);
通过液位继电器(14)来反馈进水腔(101)中的水位并进一步控制压水泵(201)抽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智造(广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智造(广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47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