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护桩的制造模具以及制造支护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65664.3 | 申请日: | 2021-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3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冼景成;邱振贵;马思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04 | 分类号: | B28B23/04;B28B7/00;B28B13/06;E02D5/10;E02D5/1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睿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18 | 代理人: | 凌鹏 |
地址: | 528414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 制造 模具 以及 方法 | ||
一种支护桩的制造模具以及制造支护桩的方法,该支护桩的制造模具包括底模板、两块侧模板、尾端模板、前端模板和张拉板,尾端模板、张拉板、两块侧模板和底模板围合形成成型腔;张拉板和尾端模板上成对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前端模板上设置有穿孔,张拉板的外侧面设置有张拉螺杆,张拉螺杆穿过穿孔,张拉螺杆上套接有张拉螺母;成型腔内设置有成型管,尾端模板上设置有通孔,成型管的一端设置在张拉板上,另一端穿过通孔;两块侧模板的内侧面均设置有内衬板,内衬板高度小于侧模板高度,两块内衬板的相向面之间的距离在垂直底模板并向上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本发明在保证支护桩的力学性能的前提下,能减少制造支护桩所需的原材料用量,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护桩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支护桩的制造模具以及制造支护桩的方法。
背景技术
支护桩广泛应用于各种基坑和河道的施工建设中,其作用在于对基坑和河道进行围护,以防止基坑或河道岸堤坍塌,是建设地下建筑物的重要围护设施。随着近年来地下构筑物呈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这对支护桩的性能和造价要求不断提高。
现有支护桩制造模具所制造的支护桩,如预制管桩、实心方桩、空心方桩等,通常都是均匀对称配筋,这与支护桩在基坑外侧的受力比基坑内侧受力大的实际情况不符,将造成支护桩承载力的富余以及原材料的极大浪费,也徒增了基坑、河道支护的不必要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护桩的制造模具以及制造支护桩的方法,在保证支护桩的力学性能及支护要求的前提下,能有效减少制造支护桩所需的原材料用量,大大降低制造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护桩的制造模具,包括底模板、两块侧模板、尾端模板、前端模板和张拉板,所述前端模板、两块侧模板和尾端模板均固定在底模板上,所述张拉板放置在底模板上;所述尾端模板和张拉板分别设置在底模板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前端模板位于张拉板的外侧,两块侧模板设置在底模板的两侧,所述尾端模板、张拉板、两块侧模板和底模板围合形成成型腔;所述张拉板和尾端模板上成对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前端模板上设置有穿孔,所述张拉板的外侧面设置有沿底模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张拉螺杆,所述张拉螺杆穿过所述穿孔,所述张拉螺杆伸出到前端模板外侧的部分套接有张拉螺母;所述成型腔内设置有沿底模板长度方向延伸的成型管,所述尾端模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成型管的一端设置在张拉板上,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可在通孔中滑动;两块侧模板的内侧面均设置有位于底模板上的内衬板,所述内衬板的高度小于侧模板的高度,两块内衬板的相向面之间的距离在垂直底模板并向上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优选的,两块侧模板彼此平行设置,且两块侧模板的内侧面均设置有沿底模板长度方向延伸的凸块,所述凸块位于内衬板的上方。
优选的,两个凸块可组合形成一个圆柱体。
优选的,两个凸块的截面形状为半径相同的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内衬板的顶部设置有成型面,所述成型面与底模板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张拉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套管,所述成型管套接在所述套管上。
优选的,所述侧模板与底模板通过自锁铰链铰接。
优选的,所述侧模板的外侧面固定有多块加强肋板。
优选的,所述内衬板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侧模板与底模板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成型管由多个可拆分的分管组合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支护桩的制造模具制造支护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底模板上放置垫块,将钢筋骨架放置在所述垫块上,将钢筋骨架的预应力钢棒的两端固定到张拉板和尾端模板上成对设置的固定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56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