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口式波纹钢涵洞结构及其修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9094.7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3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许江波;骆永震;李捷;韩馨;费东阳;韩丽娟;张元志;郭昆;梁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端木传斌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口 波纹 涵洞 结构 及其 修筑 方法 | ||
1.一种开口式波纹钢涵洞结构,包括涵洞主体、持力土层和第一碎石垫层,所述的第一碎石垫层设置在所述的持力土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碎石垫层上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层,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层具有一向下凹陷形成有填筑区域,所述的填筑区域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混凝土基座,每个所述的混凝土基座上安装有滑轨,所述的涵洞主体两侧的底部通过滚轮组件滑动设于所述的滑轨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口式波纹钢涵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层的上方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二碎石垫层、砂垫层、土工布层和沥青防水层,且所述的第二碎石垫层、所述的砂垫层、所述的土工布层和所述的沥青防水层均位于两个所述的混凝土基座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口式波纹钢涵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轮组件包括承力板和滚轮本体,所述的承力板固定在所述的涵洞主体的底部,所述的滚轮本体通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的承力板,且所述的滚轮本体嵌入所述的滑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口式波纹钢涵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基座上设置有凸台,所述的凸台的一侧与所述的混凝土基座之间固定有一角钢,所述的滑轨竖直固定在所述的角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口式波纹钢涵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台的另一侧与所述的混凝土基座之间设置有一斜向分布的支撑钢杆,所述的支撑钢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高强度螺栓与所述的凸台以及所述的混凝土基座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口式波纹钢涵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涵洞主体由多个波纹钢管拼装而成,所述的波纹钢管为马蹄形波纹管、梨形波纹管、半圆形波纹管、圆形波纹管、椭圆波纹管或管拱式波纹管其中之一。
7.一种开口式波纹钢涵洞结构的修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当需要对涵洞进行修筑施工时,首先在待修筑涵洞的位置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的方式进行基坑开挖;
S2:待基坑开挖结束后,在基坑的底部采用夯机夯实,使之形成持力土层;
S3:在持力土层的上方铺设第一碎石垫层,平整后绑扎钢筋笼,之后浇筑混凝土使其形成一具有填筑区域的钢筋混凝土层,并对钢筋混凝土层进行养护处理;
S4:待钢筋混凝土层养护结束后,在填筑区域的左右两侧分别浇筑混凝土基座,并且在每个混凝土基座上安装滑轨;
S5:在两个混凝土基座之间由下至上依次填筑第二碎石垫层和砂垫层,砂垫层采用粒径为0.25mm-0.5mm的中砂材质;
S6:在砂垫层的上方铺设土工布层,平整后填筑沥青防水层;
S7:将待拼接的波纹钢管的底部安装滚轮组件,并依次组装到对应滑轨中进行滑行,到达预定位置后进行拼接形成涵洞主体,当满足修筑涵洞所需长度后,在滑轨中封注混凝土,完成修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开口式波纹钢涵洞结构的修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钢筋笼的配筋率不少于0.5%,钢筋混凝土层采用浇模支护的方式进行养护,并且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钢筋混凝土层的长度为涵洞主体跨径的3倍,厚度不小于涵洞主体跨径的1/1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开口式波纹钢涵洞结构的修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基座的抗压强度应不低于C60,混凝土基座的高度为h,第二碎石垫层的厚度为0.5-0.7h,砂垫层的厚度为0.15-0.25h,沥青防水层的厚度为0.2-0.3h。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开口式波纹钢涵洞结构的修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滚轮组件包括承力板和滚轮本体,承力板固定在波纹钢管的底部,滚轮本体可转动连接于承力板,且滚轮本体嵌入滑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909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