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窝状人造板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8183.X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7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昭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昭锴 |
主分类号: | B32B21/13 | 分类号: | B32B21/13;B32B21/00;B32B9/02;B32B9/04;B32B7/12;B32B3/12;B32B37/12;B27D1/04;B27D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王允辉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窝状 人造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状人造板及制造方法,该人造板包括人造板本体,人造板本体由上到下包括依次粘接的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所述第二层为蜂窝层,所述蜂窝层是由多个长条片依次通过胶粘接形成的蜂窝状结构,所述长条片垂直于第一层和第三层,根据需要,制成三层或五层或七层或九层人造板结构。由于将中间层设计成蜂窝状结构,克服了传统人造板大量使用胶水、密度大的缺陷,并且在具有轻量化的同时,还能保证板材的承载力,具有使用胶水更少、环保性更高、制造成本低的特点;本专利与传统人造板相比,减少胶水使用量60%以上,减少木材使用量50%以上,密度更小,只有0.2—0.5g/cm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板,具体是涉及一种人造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人造板存在胶水使用量大、板材用量大、密度大、制造成本高的缺陷,比如,国家专利局公开了公开号为CN111203944A的专利文献,该专利文献是属于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室内的防潮型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潮性能更佳,同时,人造板生产效率高和牢固度更佳的用于室内的防潮型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用于室内的防潮型人造板,包括有第一防水胶层、第一干燥层、复合芯层、第二干燥层、复合插板和第二防水胶层;第一防水胶层顶部设有复合插槽等;第二防水胶层底部固接有与复合插槽间隙配合的复合插板,第一干燥层、复合芯层、第二干燥层复合粘接。本发明达到防潮性能更佳,同时,人造板生产效率高和牢固度更佳的效果。
上述专利文献,在各层间不仅涂一层胶粘接,而且还专门设置了第一防水胶层和第二防水胶层,用胶量不仅大,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还不够环保。
再比如,国家专利局公开了公开号为CN210525971U的专利文献,该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强耐磨复合人造板,其结构包括人造板主体、泡沫层、隔音装置和耐磨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人造板主体、泡沫层和隔音装置外表面设置耐磨装置,而环氧地坪漆层在人造板主体、泡沫层和隔音装置外表面进行喷涂,而围框在人造板主体、泡沫层和隔音装置的外围处通过固定件进行稳固,提供边角的保护,达到了提供漆层与边固部件即可完成防磨损处理的有益效果;并且在泡沫层外侧设置隔音装置,经过刨花条板当中的通孔,刨花波峰板和波峰吸音棉之间的空隙,提供空间隔音的效果,且由PUR吸声海绵和波峰吸音棉进行进行隔音与吸音的效果,达到了提供多种隔音部件进行组合以提高隔音效果。上述专利文献也同样存在用胶量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胶量少、密度小的蜂窝状人造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窝状人造板的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蜂窝状人造板,包括人造板本体,人造板本体由上到下包括依次粘接的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所述第二层为蜂窝层,所述蜂窝层是由多个长条片依次通过胶粘接形成的蜂窝状结构,所述长条片垂直于第一层和第三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个长条片由左到右逐个叠放在一起,分为第1长条片、第2长条片、第3长条片,第4长条片、第5长条片,以此类推,其中,所有奇数项长条片的表面,间隔分布的涂胶点位置相同,所有偶数项长条片的表面,间隔分布的涂胶点位置相同,并且奇数项长条片的表面的涂胶点与偶数项长条片的表面的涂胶点相互交错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和第三层是厚度为1-3mm的板材;第二层厚度为5-22mm。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四层和第五层,第五层与第四层粘接,第四层与第三层粘接,所述第四层为蜂窝层。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六层和第七层,第七层与第六层粘接,第六层与第五层粘接,所述第六层为蜂窝层。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八层和第九层,第九层与第八层粘接,第八层与第七层粘接,所述第八层为蜂窝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昭锴,未经李昭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81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横行滑板及框架式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重组烟曲霉抗原蛋白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