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牵引走板与双放线滑车间的接触作用力计算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6987.6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2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秦剑;万建成;刘晨;郝玉靖;贾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H02G1/04;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 走板 放线 滑车 接触 作用力 计算方法 系统 | ||
1.一种牵引走板与双放线滑车间的接触作用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通过给定坐标系中各质点的位置,确定牵引绳、导线和牵引走板与双放线滑车的接触情况;
S2根据所述牵引走板与双放线滑车的接触情况,计算并输出放线滑车与牵引走板间的接触作用力;
S3若放线过程未结束,则基于牵引绳和导线与双放线滑车的接触情况计算各质点的合力,根据各质点的合力重新确定各质点的位置,并执行S1,否则,结束操作;
其中,所述质点包括:牵引绳的两端点A和B、导线两端点C和D、双放线滑车的中心点O1和O2,点B和点C分别与牵引走板的两端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标系的构建包括:
以任一放线滑车的悬挂点为原点建二维坐标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
S101根据牵引绳两端或导线两端到各放线滑车切线的切点坐标确定牵引绳或导线与放线滑车的接触情况;
S102根据牵引走板下部边界和双放线滑车的位置,确定牵引走板与各放线滑车的接触情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1,包括:
根据质点O1、O2的位置作双放线滑车的上切线,切点记为U1、U2;将质点A和质点C记作G,将质点B和质点D记作H,从G和H点分别作到各放线滑车的上切线,则G与放线滑车O1、O2的切点记作G1和G2;H与放线滑车O1、O2的切点记作H1、H2;G、H、G1、G2、H1、H2、U1和U2的水平坐标分别用xG、xH、xG1、xG2、xH1、xH2、xU1和xU2表示;
当xGxU1且xU2≤xH时,根据xG1、xU1、xU2和xH2确定牵引绳或导线与放线滑车的接触情况;
当xGxU1、xH≤xU2且xG1xH1时,牵引绳或导线与放线滑车O1接触;
当xU1≤xG、xU2xH且xG2xH2时,牵引绳或导线与放线滑车O2接触;
相应的,所述当xGxU1且xU2≤xH时,根据xG1、xU1、xU2和xH2、确定牵引绳或导线与放线滑车的接触情况,包括:
当xG1≤xU1、xU2≤xH2时,牵引绳或导线与放线滑车O1、O2同时接触;
当xA1xU1且xB2≤xU2时,牵引绳或导线与放线滑车O1接触;
当xU1xG1且xU2≤xH2时,牵引绳或导线与放线滑车O2接触;
否则,牵引绳或导线与放线滑车O1、O2不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69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