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终端及其越区切换方法、系统、基站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2848.6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5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欧汉杰;班先亮;张颖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倚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终端 及其 越区 切换 方法 系统 基站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终端及其越区切换方法、系统、基站和存储介质。该通信终端的越区切换方法包括:通信终端在当前基站下进行通信业务时,判断自身是否满足越区切换条件;若是,则通过当前信道向所述当前基站发送请求提供可选邻站的第一请求消息;根据所述当前基站通过所述当前信道的邻时隙传输的反向信道信令中的可选邻站信息,从所述当前基站越区切换至相邻基站。通过上述方法,本发明通信终端可以随时请求获取邻站信息以进行越区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终端及其越区切换方法、系统、基站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存在大量场景需要越区切换来保证当前对讲机通话的信号质量。在PDT(警用数字集群)或者DMR(数字无线电通信标准)数字标准,系统会在控制信道或者业务信道向终端广播邻站控制信道(C_BCAST)或者业务信道(P_BCAST),终端接收到信道之后,在通话过程中,会在当前信道信号变差时对邻区基站进行扫描。再根据终端当前的信号质量及邻站信号质量判断是否启动越区。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现有越区切换技术非常依赖于系统邻站信息的广播,既终端需要收到邻站广播知道其他邻站的存在之后,才会去进行扫描邻站判断能否越区。这种方式存在较明显缺陷,一是在实际应用中,终端存在无法接收或还未接收到邻站广播的场景,另一方面在大量的进行邻站广播也会加大系统信道资源的负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通信终端及其越区切换方法、系统、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信终端可以随时请求获取邻站信息以进行越区切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终端的越区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信终端在当前基站下进行通信业务时,判断自身是否满足越区切换条件;若是,则通过当前信道向所述当前基站发送请求提供可选邻站的第一请求消息;根据所述当前基站通过所述当前信道的邻时隙传输的反向信道信令中的可选邻站信息,从所述当前基站越区切换至相邻基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终端的越区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前基站在与通信终端进行通信业务时,接收到所述通信终端通过当前信道发送的请求提供可选邻站的第一请求消息;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生成反向信道信令;通过所述当前信道的邻时隙传输所述反向信道信令到所述通信终端,以使所述通信终端根据所述反向信道信令中的可选邻站信息,从所述当前基站越区切换至相邻基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基站,每个基站均具有一通信覆盖区域;每个所述基站工作时实现如上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终端的越区切换方法;至少两个通信终端,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终端之间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基站实现语音通信;每个所述通信终端工作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终端的越区切换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终端,所述通信终端包括相互耦接的通信电路、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通信电路用于与其他终端及基站之间进行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用于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终端的越区切换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相互耦接的通信电路、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通信电路用于与其他基站及通信终端之间进行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用于实现如上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终端的越区切换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终端的越区切换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28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伺服驱动器壳体
- 下一篇:一种直流伺服驱动器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