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伤口闭合修护组件及牵张器适配膜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0302.7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3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石锐;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17/08 | 分类号: | A61B17/08;C08L75/04;C08L89/00;C08J5/18;D01F6/7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杨萌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伤口 闭合 修护 组件 牵张器适配膜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伤口闭合修护组件及牵张器适配膜的制备工艺,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固定主体和牵张器适配构件;第一固定主体被用于固定在人体皮肤上,第一固定主体与人体皮肤之间围设形成固定槽;牵张器适配构件具有伤口接触层,牵张器适配构件能够伸入到固定槽中,以使伤口接触层贴合在人体皮肤伤口上。通过将第一固定主体固定在人体皮肤上,牵张器适配构件伸入到第一固定主体与人体皮肤之间形成的固定槽中,使牵张器适配构件上的伤口接触层移动到伤口位置,覆盖在人体伤口位置,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伤口护理膜难以直接护理于皮肤之上,只能将伤口护理膜覆盖于牵张器上,存在感染隐患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伤口闭合修护组件及牵张器适配膜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外界因素如外力、热、电流、化学试剂,内在因素如局部血液供应障碍,都可能导致局部皮肤组织不足。在临床上,对于大伤口的处理,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皮瓣、植皮覆盖创伤表面进行修复,但是上述方法存在对供区造成新的损伤、供区与受体皮肤色泽和厚度差异、手术失败率高等缺点。
皮肤牵张技术是修复皮肤组织的新方法,其主要利用皮肤的可延展性,借助外牵张器将伤口四周的皮肤向中心牵拉,逐步缩小创面,最终缝合消除伤口,该方法具有易于实施、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且其避免了外来皮肤的植入,规避了传统治疗方法中供受体皮肤匹配带来的困扰,已经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皮肤牵张术主要借助牵张器来实施,其使用方式通常为利用固定针穿插在创口两侧皮肤,采用牵引材料将固定位置相向拉拢。
然而,现有的牵张器在安装以后,伤口护理膜难以直接护理于皮肤之上,只能将伤口护理膜覆盖于牵张器上,增加了创面护理难度的同时,也提高了伤口感染的机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伤口闭合修护组件及牵张器适配膜的制备工艺,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伤口护理膜难以直接护理于皮肤之上,只能将伤口护理膜覆盖于牵张器上,存在感染隐患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伤口闭合修护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主体和牵张器适配构件;
所述第一固定主体被用于固定在人体皮肤上,所述第一固定主体与所述人体皮肤之间围设形成固定槽;
所述牵张器适配构件具有牵张器适配膜,所述牵张器适配构件能够伸入到所述固定槽中,以使所述牵张器适配膜贴合在人体皮肤伤口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伤口闭合修护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主体;
所述第二固定主体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主体、所述第二固定主体和人体皮肤之间围设形成所述固定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伤口闭合修护组件还包括调节构件;
所述调节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和所述第二固定主体连接,所述调节构件配置为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固定主体和所述第二固定主体的间距。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调节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调节带;
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上,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主体上,所述调节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滑动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医用胶,所述第一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一医用胶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主体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牵张器适配构件包括牵引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未经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03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样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牙刷壳注塑工艺及注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