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笋虫幼虫养殖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4312.X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8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邹知明;杜成龙;陈明杰;陈杰燕;邹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知明 |
主分类号: | A23K50/90 | 分类号: | A23K50/90;A23K10/30;A23K10/37;A23K10/18;A23K20/163;A23K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笋 幼虫 养殖 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笋虫幼虫养殖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专门适用于竹笋虫幼虫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饲料由原料和辅料组成,其中原料所含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甜象草12‑78、椰子壳29‑75、面粉15‑42、玉米粉11‑15;辅料所含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黄糖5‑30、复合有益菌1‑5。本发明可以作为竹笋虫幼虫的日常饲料。与现有的饲料相比,竹笋虫幼虫更爱采食本发明。食用后幼虫活动旺盛、增重快、抗病性强,喂养效益好;并且饲料的制备过程操作简单,喂养管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门适用于竹笋虫幼虫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竹笋虫又名竹虫、笋虫。竹笋虫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竹产区。竹笋虫自然条件下栖居在竹林中,一年一代,成虫在土中越冬,等到次年的6-7月新笋长出后,成虫就会出土在竹笋上取食、交尾和产卵。产卵前成虫会在笋梢咬孔,以吸鲜嫩的竹笋汁为生,将卵产入其中。成年笋虫全身大部分是金黄色的,翅膀上有一条条黑色的花纹,头上和脖子正中都有一个大黑点,笋虫的脚细长,有尖利倒钩。嘴巴象一根长长的吸管,可以刺进竹笋吸食笋汁。从虫卵长到手指头般粗大一般需要20-26天。竹虫是高蛋白、高氨基酸的营养佳品。竹虫的食用方法简单,通常是将新鲜竹虫直接用油炒或油炸脆后,佐以椒盐食用,也可用鸡蛋挂糊后油炸,再佐以椒盐食用,还可烤、煎,味道均十分鲜美。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均没有针对竹虫习性的饲料销售。在有关竹虫人工规模化养殖的研究文献(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5410488A和CN108157301A)中,依然使用以竹或笋为主要成分的人工饲料。人工饲料对竹或笋的依赖度过高,必须导致竹虫人工饲料的规模化生产以及竹虫规模化养殖的成本增高,抵抗市场波动能力降低。而且现有的人工饲料中也没有考虑人工规模化养殖竹虫过程中对竹虫抗病性要求的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竹笋虫幼虫养殖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竹笋虫幼虫养殖饲料,其由原料和辅料组成,其中
原料所含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甜象草12-78、椰子壳29-75、面粉15-42、玉米粉11-15;
辅料所含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黄糖5-30、复合有益菌1-5。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原料所含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甜象草12-78、椰子壳29-75、面粉15-42、玉米粉11-15;
辅料所含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黄糖5-30、复合有益菌1-5。
其中,所述的复合有益菌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
活菌数5.0×108的植物乳杆菌 18-36重量份、
活菌数1.0×1010的凝结芽孢杆菌 22-38重量份、
活菌数1.5×1010的酿酒酵母菌 19-31重量份、
活菌数5×109的产朊假丝酵母 23-34重量份。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竹笋虫幼虫养殖饲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a.将甜象草切成3-5厘米段、椰子壳切成2-3平方厘米小块,搅拌均匀;
b.将面粉、玉米粉、黄糖、复合有益菌进行搅拌混合均匀,放置2小时;
c。将a、b步骤获得的混合物再次搅拌混合均匀,加水使之含水重量达到65%-7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知明,未经邹知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43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