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广谱性识别无环鸟苷类似物能力的核酸适配体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3016.8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2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段诺;任乐;王周平;吴世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5 | 分类号: | C12N15/115;G01N33/53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建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广谱 识别 无环鸟苷 类似物 能力 核酸 适配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广谱性识别无环鸟苷类似物能力的核酸适配体,属于食品安全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中的SELEX技术(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筛选得到具有广谱性识别无环鸟苷类似物能力的寡核苷酸适配体CIV6(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1所示),其具有高亲和性和高特异性,为无环鸟苷类似物快速、准确、灵敏检测提供重要基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具有广谱性识别无环鸟苷类似物能力的核酸适配体,特别涉及到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中的SELEX技术(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筛选具有广谱性识别无环鸟苷类似物能力的寡核苷酸适配体,并为该核酸适配体在检测食品中、兽药中无环鸟苷类似物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背景技术
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喷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是一种无环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它们可以抑制病毒的DNA和RNA聚合酶,从而抑制病毒繁殖,对多种病有抑制作用,是单纯疱疹病毒(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人疱疹病毒6(HHV-6)和巨细胞病毒(CMV)的有效药物。但是这些药物的过量使用会引起诸如肾毒性、神经毒性、静脉肿、头痛、荨麻疹、呕吐和腹泻等不良反应,出现抗药性菌株,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因此对食品中无环鸟苷类似物的高效检测具有现实的需求和意义。
目前针对无环鸟苷类似物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质谱和液相色谱为主的仪器检测,操作较为繁琐、仪器昂贵、检测费用高、需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另一类是光谱法,操作较为简便但是特异性不高,应用条件有所局限。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快速简便的检测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核酸适配体是指一种与抗体功能类似,可依靠特殊二级结构、空间构象以及特殊作用力同特定靶标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的单链寡核苷酸分子(ssDNA或RNA),是通过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SELEX(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Enrichment)方法得到的。适配体可以通过DNA链内碱基互补配对作用形成稳定二级结构,从而在氢键以及静电作用下自身折叠形成的复杂特殊三级结构(如发卡、茎环、G-四联体、凸环等结构),这些为适配体与靶标作用提供了基础。所以,适配体可以依靠自身特殊结构通过芳香环、静电相互作用、范德华力、氢键作用以及形状互补等相互作用与靶标特异性结合。适配体有以下特点:特异性高,可通过适配体与靶标间特殊结合作用识别鉴定手性分子、相差一分子甲基的两种物质;亲和性好,其解离常数可以达到纳摩尔甚至皮摩尔级别;分子量范围大约为10kDa-30kDa,易于靶向治疗、无免疫原性;制作成本低,适配体通过体外筛选短时间获得,可进行大量化学合成并且纯度高,无需进行细胞实验或动物实验,批次差异小;稳定性高、适应性好,高温变性低温复性,酸碱度变化不敏感,在有机溶剂中也可保存,保质期长,可常温运输;易于修饰,可以进行荧光标记、生物素标记,也可以与纳米材料结合制备生物传感器;作用范围广,文库容量大,可与金属离子、氨基酸、核苷酸、抗生素等小分子结合,也可与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结合,甚至可以与病毒、细胞、组织或器官等生物活性个体结合。综上,适配体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子识别元件,在食品检测、环境监测、分子成像、药物递送、疾病诊断和临床治疗等领域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广谱性识别无环鸟苷类似物能力的核酸适配体,并为该核酸适配体在检测食品中、兽药中无环鸟苷类似物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30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