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下潜器的驱动装置及水下潜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2556.4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8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高谦;孙正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主分类号: | B63G8/08 | 分类号: | B63G8/08;B63G8/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朱阳波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下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潜器的驱动装置及水下潜器,包括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动力部;动力部连接在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之间;第一基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基体上开设有第二开口;动力部内开设有动力腔,动力腔的上端面封盖有压电振子;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设置在第一基体上,第二单向阀设置在第二基体上,第一单向阀连通于第一开口和动力腔,第二单向阀连通于动力腔和第二开口。驱动装置通过第一开口从水下潜器机身外部将水吸入,然后从第二开口将水排出,以此产生的反推力可驱动水下潜器的运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于水下潜器的驱动装置,可改善水下潜器机身紧凑性,降低水下潜器机身的重量与体积,减少能源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下潜器的驱动装置及水下潜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下潜器多采用电机驱动,由电机带动布置于水下潜器机身外的螺旋桨旋转以产生驱动力。而电机和螺旋桨包含众多零件,其结构较为复杂。且电机和螺旋桨的体积和重量较大,导致水下潜器机身笨重,紧凑性差,不利于能源节约。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下潜器的驱动装置及水下潜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下潜器耗能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下潜器的驱动装置,其中,包括:
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
动力部;所述动力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之间;
所述第一基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基体上开设有第二开口;
所述动力部内开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的上端面封盖有压电振子;
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上,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基体上,所述第一单向阀连通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动力腔,所述第二单向阀连通于所述动力腔和所述第二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水下潜器的驱动装置中,还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开设在所述第一基体上,所述第二通道开设在所述第二基体上;所述第一通道依次连通所述第一开口、第一单向阀和所述动力腔,所述第二通道依次连通所述动力腔、第二单向阀和第二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水下潜器的驱动装置中,所述第一基体、第二基体和所述动力部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水下潜器的驱动装置中,所述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动力部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水下潜器的驱动装置中,所述第二开口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第二基体的轴线。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水下潜器的驱动装置中,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动力腔;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动力腔、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水下潜器的驱动装置中,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动力腔;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动力腔、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未经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25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电池组安全充电智能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锅炉控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