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痰管及吸痰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1246.0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1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董新新;徐亚君;刘卫珍;张少华;杨贵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新新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赵晨宇 |
地址: | 8300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痰管 设备 | ||
1.一种吸痰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痰管本体,所述吸痰管本体包括衔接管、转动管和搓捻管,所述转动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衔接管和所述搓捻管相互连接或一体成型,且所述转动管能够沿自身轴线方向旋转;
接头,所述接头包括具有一端开口的负压调节腔体和封帽,所述开口为横截面为圆形的负压调节口,所述封帽和所述负压调节口相互适配,且所述封帽铰接于所述负压调节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管为管身上设有若干可伸缩褶皱单元的管体结构,所述褶皱单元包括上褶皱部和下褶皱部,所述上褶皱部和所述下褶皱部一体成型,且所述上褶皱部和所述下褶皱部的连接处的管道直径小于所述上褶皱部和所述下褶皱部的管道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褶皱部和所述下褶皱部的横截面均为梯形,所述上褶皱部的小端和所述下褶皱部的小端相互连接,若干所述褶皱单元首尾相连顺次连接形成所述转动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管为塑料软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管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内套管嵌设于所述外套管内,且所述内套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衔接管和所述搓捻管相互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内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滚珠,所述滚珠周向设置于所述内套管的外壁上,且和所述外套管的内壁相互接触,所述内套管能沿所述外套管的轴线方向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搓捻管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内,且能够沿所述第一管道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第二管道包括大端部和小端部,所述大端部的管道直径和所述第一管道的管道直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由磨砂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刻度包括若干颜色图层,所述颜色图层的色调的明度沿所述第一管道的延伸方向逐渐递减或递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周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且所述限位槽的管道直径小于所述大端部。
10.一种吸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吸痰管,所述吸痰设备还包括吸引器,所述接头的一端和所述吸痰管本体连接,所述接头的负压调节口和所述吸引器相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新新,未经董新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124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智能四驱的运动姿态识别系统
- 下一篇:一种海龟龟背寄生贝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