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薰衣草的扦插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1119.0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6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董喜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10 | 分类号: | A01G2/10;A01G24/15;A01G24/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王春霞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薰衣草 扦插 育苗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薰衣草的扦插育苗方法。所述扦插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剪取10~15厘米长度的母株当年生半木质化的、且至少带有两个节的健壮枝条作为插穗;所述插穗下部距节部0.2~0.4厘米斜剪40~60度,上部距节部1/3处剪平口;S2、采用生根剂浸泡所述插穗;S3、经浸泡后的所述插穗进行扦插,扦插后浇水遮荫,按常规方法进行管理。本发明扦插苗成活率很高,达98%以上。本发明薰衣草的扦插育苗方法,以解决从新疆调运育成的苗木,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而且成活率大大降低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薰衣草的扦插育苗方法,属于花卉园艺领域。
背景技术
国家随着人们“回归自然”的风尚日趋增长、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天然香料和用天然香料调配的香精将成为消费的主流,天然香料的需求量势 必会大幅度增加。坚持优势资源转换的科技创新战略,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 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及特色农业产业的培育,具有 重要意义。
薰衣草属于唇形科,薰衣草属,是一类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植物。目前有39个 种,400多个栽培品种,主要应用于观赏与精油的提取。薰衣草作为一种芳香族植物, 其精油提取物在医药业、食品业、日用化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是世界香料 种植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甘 肃及其他内地省份都计划建设薰衣草休闲观光园。目前,甘肃及内地省份种植薰衣草 大都从新疆调运育成的苗木,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而且成活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薰衣草的扦插育苗方法,以解决从新疆调运育成的苗木,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而且成活率大大降低的难题。
本发明所提供的薰衣草的扦插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剪取10~15厘米长度的母株当年生半木质化的、且至少带有两个节的健壮枝条作为插穗;所述插穗下部距节部0.2~0.4厘米斜剪40~60度,上部距节部1/3处剪平 口;
S2、采用生根剂浸泡所述插穗;
具体可采用现有的生根剂;
S3、经浸泡后的所述插穗进行扦插,扦插后浇水遮荫,按常规方法进行管理。
上述的扦插育苗方法中,步骤S2中,所述浸泡的时间为10~30分钟。
上述的扦插育苗方法中,步骤S3中,将所述插穗扦插于基质中,所述基质由质 量比为1:2:7的珍株岩、草碳土和蛭石制成;
所述基质经消毒后装入穴盘内并压实,控制含水率为70~85%。
上述的扦插育苗方法中,步骤S3中,所述扦插的深度为3~5厘米,株距为5-6 厘米,行距为8~10厘米。
本发明扦插苗成活率很高,达98%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育苗盘中的扦插苗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生根剂购自重庆永川市化学制品厂。
实施例1、薰衣草的扦插育苗
(1)基质准备:
在穴盘中将珍株岩、草碳土、蛭石按质量比1:2:7的比例混合,每立方米基质 用50%的多菌灵40克混匀消毒,装入穴盘内并压实,控制含水率为70%;
(2)插穗选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11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