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盾构机壳体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1044.6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5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范连;钱正樑;龚海云;金豪杰;陈轶豪;夏福连;文波;段磊;闻雄夫;沈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23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 机壳 加工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机壳体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该加工设备包括:用于同轴设置于盾构机壳体内的转盘,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用于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内;悬臂支座,所述悬臂支座具有一悬挑端和位置可调地安装于所述转盘上的一固定端,所述悬挑端上竖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位置可调地套设有安装套筒;以及用于加工所述盾构机壳体的刀具,安装于所述安装套筒。本发明解决了超大直径盾构机壳体没有适宜的加工设备对其加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盾构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盾构机壳体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盾构法施工已成为最主流的地下施工方法和手段,在盾构法施工中需要用到盾构机。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常见盾构机的直径已经普遍超过10米级别,更有甚者达到了18米甚至20米,属于超大直径盾构机。直径增大意味着盾构机壳体的体积和重量相应的呈几何级数增加,已经突破1000吨并向着2000吨迈进。
在这样的前提下,国内外已经没有通用性机床可以承受如此重量的盾构壳体进行加工。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盾构机壳体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以解决超大直径盾构机壳体没有适宜的加工设备对其加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盾构机壳体加工设备,包括:
底座;
用于同轴设置于盾构机壳体内的转盘,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用于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内;
悬臂支座,所述悬臂支座具有一悬挑端和位置可调地安装于所述转盘上的一固定端,所述悬挑端上竖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位置可调地套设有安装套筒;以及
用于加工所述盾构机壳体的刀具,安装于所述安装套筒。
进一步的,所述悬臂支座沿所述转盘的径向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开设有沿所述转盘的径向方向设置的限位槽,所述悬臂支座滑设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转盘安装有用于锁固所述悬臂支座的第一禁锢件。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竖向安装所述盾构机壳体以令所述刀具对准于所述盾构机壳体的待加工面的多个支墩。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支墩沿所述盾构机壳体的圆周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支墩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上安装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所述悬臂支座以所述转盘的上表面的圆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盾构机壳体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盾构机壳体竖向安装于一工作面上;
将盾构机壳体的加工设备吊装至所述盾构机壳体内并安装于所述工作面上,使得所述加工设备的转盘与所述盾构机壳体同轴设置;
调整所述加工设备的悬臂支座的位置以及所述加工设备的安装套筒的高度,使得所述加工设备的刀具抵靠于所述盾构机壳体的待加工面;
启动所述加工设备的驱动装置,所述转盘转动,使得所述刀具加工所述待加工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盾构机壳体加工设备对超大直径盾构机进行加工施工时,通过先固定超大直径盾构机的壳体,再将加工设备安装于壳体内,通过加工设备的转盘的转动带动刀具对壳体的内部的待加工面进行加工,避免超大直径盾构机的壳体无法使用传统机床等加工设备进行加工问题,在对壳体进行加工时,减少了搬运吊装安装次数,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10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