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车辙剂、沥青混合物以及抗车辙剂与沥青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8886.6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2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邓守国;靳东昊;马若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泽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95/00;C08K7/26;C04B26/26;C04B24/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焦作市山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辙 沥青 混合物 以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车辙剂,包括:白炭黑、聚烯烃弹性体、添加剂。本发明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包括:抗车辙剂、矿料、基质沥青。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车辙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白炭黑、聚烯烃弹性体、添加剂按比例加入高混机;高混机进行混合、密炼、挤出、造粒,得到抗车辙剂。本发明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抗车辙剂与液态基质沥青充分拌合后,由沥青泵喷入到热矿料中,并充分拌合。本发明上述抗车辙剂与沥青混合料均具有抗车撤、抗水损坏、低温抗裂和抗老化等性能,可显著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本发明上述制备方法均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可连续生产、运输方便、易推广使用、效益好等特点。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面建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车辙剂、沥青混合物以及抗车辙剂与沥青混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为了生产和生活的便捷性,一直在进行公路建设,比如,已有公路的改造,新规划公路的建设等。众所周知,由于公路的建设材料质量、性能与使用适当与否等因素,使得公路的各种性能与使用寿命收到了很大的影响,比如,道路的抗裂性、承重性等。虽然有关部门和企业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公路质量的提升和养护,但是,公路的建设与修补仍然影响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由此可见,在现有技术中,公路建造材料的组成仍有待提高,公路建造材料的制备方法也须进一步无污染化、便捷化。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性能良好、成本低、且能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一种抗车辙剂与一种沥青混合料,本发明的主要目的还在于提供无污染、能连续生产、便捷化生产的一种抗车辙剂的制备方法与一种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第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抗车辙剂,包括:白炭黑、聚烯烃弹性体原料或者聚烯烃弹性体再生料、添加剂;其中,白炭黑与聚烯烃弹性体原料或者聚烯烃弹性体再生料的重量比为1~3∶2;添加剂的重量占白炭黑与聚烯烃弹性体原料或者聚烯烃弹性体再生料的重量和的10%~30%。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抗车辙剂将白炭黑、聚烯烃弹性体原料或者聚烯烃弹性体再生料、添加剂按一定的重量比混合,并在添加剂作用下,白炭黑与聚烯烃弹性体原料或者聚烯烃弹性体再生料达到了相似相容的状态。而且,本发明所述抗车辙剂的密度与基质沥青的密度接近,故该抗车辙剂与基质沥青混合时可以减少离析现象的发生。这样,本发明所述抗车辙剂用于沥青路面建设中时,建成的沥青路面具有抗车撤、抗水损坏、低温抗裂和抗老化等性能,可显著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第二技术方案为:
一种沥青混合料,包括上述抗车辙剂、矿料、基质沥青;其中,所述抗车辙剂、矿料、基质沥青的重量比对应为0.25~1.6∶93~97∶3.0~5.3。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一种沥青混合料是将矿料、基质沥青与上述抗车辙剂按一定的重量比混合。由于抗车辙剂中的白炭黑与聚烯烃弹性体原料或者聚烯烃弹性体再生料达到了相似相容的状态,故该抗车辙剂与、矿料、基质沥青拌和时,得到的沥青混合料达到理想改性效果的时间明显缩短。由于该抗车辙剂的密度与基质沥青的密度接近,减少了该抗车辙剂与基质沥青混合时的离析现象,故本发明所述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马歇尔性能、低温开裂性能均非常好。这样,本发明所述沥青混合料用于沥青路面建设中时,建成的沥青路面具有抗车撤、抗水损坏、低温抗裂和抗老化等性能,可显著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第三技术方案为:
一种抗车辙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将白炭黑、聚烯烃弹性体原料或者聚烯烃弹性体再生料、添加剂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例添加入高混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泽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泽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88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