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同状态急性吸入毒性混合物的急性吸入毒性判定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33381.0 | 申请日: | 2021-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1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琴;张金梅;高月;金满平;张会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不同 状态 急性 吸入 毒性 混合物 判定 方法 | ||
1.一种不同状态急性吸入毒性混合物的急性吸入毒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首先获取急性吸入毒性数值和急性毒性分类临界值,然后通过公式(1)计算急性吸入毒性不同类别的急性毒性分数值,所述的公式(1)为:
式中:Fi——急性吸入毒性类别i的急性毒性分数;
Limit——急性吸入毒性类别i的分类标准上限值;
LC50s——第S种成分物质的吸入致死浓度;
concentrations——第S种成分物质的质量分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同状态急性吸入毒性混合物的急性吸入毒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急性吸入毒性数值和急性毒性分类临界值通过急性毒性估计值和急性毒性分类标准查询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同状态急性吸入毒性混合物的急性吸入毒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同状态是指气体、蒸汽、粉尘和气雾中的两种以上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同状态急性吸入毒性混合物的急性吸入毒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得到的急性毒性分数的数值大于1时,取分类最严格的情况来判定该混合物属于哪一类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同状态急性吸入毒性混合物的急性吸入毒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得到的急性吸入毒性类别i的F值≥1的最严格类别,即为混合物急性吸入毒性的分类类别。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同状态急性吸入毒性混合物的急性吸入毒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未知急性毒性的成分的含量大于10%,则比较值1校正为1减去未知浓度/10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同状态急性吸入毒性混合物的急性吸入毒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气体的急性毒性估计值分别为ATE≤100,100<ATE≤500,500<ATE≤2500,2500<ATE≤20000,其中:ATE≤100时,急性毒性分类标准是类别1;100<ATE≤500时,急性毒性分类标准是类别2;500<ATE≤2500时,急性毒性分类标准是类别3;2500<ATE≤20000时,急性毒性分类标准是类别4。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同状态急性吸入毒性混合物的急性吸入毒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蒸气的急性毒性估计值分别为ATE≤0.5、0.5<ATE≤2.0、2.0<ATE≤10.0、10.0<ATE≤20.0,其中:ATE≤0.5时,急性毒性分类标准是类别1;0.5<ATE≤2.0时,急性毒性分类标准是类别2;2.0<ATE≤10.0时,急性毒性分类标准是类别3;10.0<ATE≤20.0时,急性毒性分类标准是类别4。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同状态急性吸入毒性混合物的急性吸入毒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粉尘和气雾的急性毒性估计值分别为ATE≤0.05、0.05<ATE≤0.5、0.5<ATE≤1.0、1.0<ATE≤5.0;其中,ATE≤0.05时,急性毒性分类标准是类别1;0.05<ATE≤0.5时,急性毒性分类标准是类别2;0.5<ATE≤1.0时,急性毒性分类标准是类别3;1.0<ATE≤5.0时,急性毒性分类标准是类别4。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同状态急性吸入毒性混合物的急性吸入毒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公式(1)中急性吸入毒性类别i的分类标准上限值是指急性吸入毒性类别i的分类标准的最大值,将该最大值代入公式(1)中计算Fi。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同状态急性吸入毒性混合物的急性吸入毒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混合物的状态是气体、蒸汽、粉尘和气雾时,依次计算类别1、类别2、类别3及类别4,通过对每个危险性类别急性吸入毒性分数F值的计算,取F值大于1,即为该整体混合物的急性毒性分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33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