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翼开启厢式运输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8512.6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6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展路;武可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和田汽车改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4 | 分类号: | B62D33/04;B60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赵万凯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启 运输车 | ||
本申请涉及翼开启厢式运输车,其包括车架和车厢,车厢包括设置在车架前侧的前门框;车架的后侧设置有后门框;前门框和后门框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顶部横梁,顶部横梁的两侧各铰接有箱体侧板,前门框、后门框与顶部横梁中央对称地各安装一对用以开启、关闭两块箱体侧板的液压缸;箱体侧板上设置有卡接装置,卡接装置包括设置在车架底部的顶持油缸,顶持油缸的端部设置有与车底侧滑移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上铰接有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顶杆,顶杆与连接杆倾斜设置,顶杆的端部铰接有插柱,插柱垂直穿过车架的边侧并与车架滑移连接,箱体侧板与插柱相对的侧壁开设有可供插柱插入的插孔。本申请具有使得箱体侧板与车架侧边之间的固定更加稳定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厢式运输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翼开启厢式运输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中氢燃料电池将氧气和氢气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为动力源进行驱动,而氧气和氢气反应产生的物质为无污染的水,从而避免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其中,应用氢燃料电池的翼开启厢式运输车是一种厢体侧板可以完全打开,增加厢门的打开范围,能够实现使用叉车从车厢两侧装卸货,进而方便工作人员搬运货品的专用运输车,其具有装卸货物方便,作业效率高等优点。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为了实现对货物的封闭运输,箱体侧板会在货物装载完成后关闭,此时需要将箱体侧板固定在车架的侧边上。相关方案中,一般采用锁扣的方式将箱体侧板固定于车架侧边上,固定较为不稳,有待提升。
发明内容
为了使得箱体侧板与车架侧边之间的固定更加稳定,本申请提供翼开启厢式运输车。
本申请提供的翼开启厢式运输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翼开启厢式运输车,包括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侧的车厢,所述车厢包括设置在车架前侧的前门框,所述前门框内设置有前门板;所述车架的后侧设置有后门框,所述后门框上铰接有后门板;所述前门框和所述后门框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顶部横梁,所述顶部横梁的两侧各铰接有箱体侧板,所述前门框、所述后门框与所述顶部横梁中央对称地各安装一对用以开启、关闭两块箱体侧板的液压缸;所述箱体侧板背离铰接边侧的边侧与车架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用以将两者固定的卡接装置,所述卡接装置包括设置在车架底部的顶持油缸,所述顶持油缸的端部设置有与车底侧滑移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铰接有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连接杆倾斜设置,所述顶杆的端部铰接有插柱,所述插柱垂直穿过车架的边侧并与车架滑移连接,所述箱体侧板与插柱相对的侧壁开设有可供插柱插入的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上述运输车在使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在需要向运输车内放置和搬运货物时,只需开启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会顶持箱体侧板绕顶部横梁转离前门框和后门框,进而便于工作人员从车厢两侧装装卸货。在货物装填完毕后,通过液压缸将箱体侧板的侧壁覆盖在车架的侧壁上,随后通过顶持油缸顶持连接杆滑移,利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原理,连接杆的滑移会带动顶持杆顶持插柱向箱体侧板的方向进行滑移,直至插柱插入插孔内,实现对箱体侧板的固定,使得箱体侧板与车架侧边之间的固定更加稳定,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优选的,所述箱体侧板背离铰接边侧的一侧固接有方管,所述方管为中空结构,所述插孔开设在所述方管上;所述插柱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插柱插入所述插孔内部部分的相对两侧开设有卡接孔,所述卡接孔内滑移连接有卡接块,所述插柱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所述卡接块穿出或滑入所述卡接孔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可在插柱插入插孔内,驱使卡接块滑出卡接孔,从而使得插柱与插孔之间的锁固更加稳定,减少滑脱情况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和田汽车改装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和田汽车改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85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