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料供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5328.6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3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郭伍;李胜保;邢磊;郭建军;张小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灵金隅水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李向英 |
地址: | 037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 供给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物料供给系统,主要解决现有人工物料供给存在的漏风、安全风险等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物料供给系统,包括第一输送线,升降机,第二输送线,第三输送线以及机械手,其中,第一输送线位于第一层面,第二输送线、第三输送线和机械手位于第二层面,第二层面位于第一层面上方,料箱通过升降机在第一层面和第二层面间进行转移,机械手位于第二输送线和第三输送线上方,用于抓取装有物料的料箱移动至进料口上方后翻转卸料,并将空料箱转移至第三输送线上。该物料供给系统用于实现危险废弃物等物料的自动化连续供给,避免了操作人员相应的职业病危害和安全风险,为水泥窑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危险废弃物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料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化工产品等产品的生产量和消费量也急剧增加,部分产品或半成品因为其具有腐蚀性、可燃性、对人体具有毒性等危险物特性,在运输和转移之前,需要先行使用相应的包装容器对其进行包装和密封。该类包装容器达到使用寿命后,因其沾染或残留有相应的产品,使得该包装容器无法作为普通的废物进行回收利用,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相关规定,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介质等废物按照危险废物同等对待,铁质危险废物包装容器按照规定被列入危废名录中,须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作无害化处置。目前国内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远大于其配套处置能力。
现有的危险废物的处置方法主要有堆存法、固化填埋法、土地耕作法、熔融焚烧法等。其中,以焚烧处理的减量化最显著,无害化最彻底,因而市场上应用比率大。由于水泥窑不仅能提供高温,还具有碱性环境,能有效避免二恶英、重金属等带来的二次污染。相较于现有常规的危险废弃物焚烧技术,水泥窑协同综合处置优势明显。危废种类主要为固态、半固态、液态;可分别在分解炉的不同部位加入。在处置危废时,存在蒸馏残渣、大块污泥、废盐、油漆渣、废活性炭、纺丝废丝、废抹布、PPE、废药瓶、废油桶等具有粘性、块状、腐蚀性特征的危废,无法从半固态等其他喂料口加入,只能通过人工投放口从窑尾烟室加入进行处理。但是人工投放由于是投放危险废物,操作人员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职业病风险。投放量的控制以及投放的连续性均无法保障,且人工加入,处理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易造成职业病危害及提升各种危险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地,还存在漏风问题,漏风问题不但影响水泥窑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造成煤耗、电耗的升高,同时也破坏了预热器脱硝还原区,使氨水用量增加。
现有的物料供给系统都无法妥善适用于危险废物的供给,尤其对于形式结构复杂多样的危险废物来说,现有的物料供给系统存在堵料、设备卡跳,故障多,不能连续喂料等缺陷,其严重制约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和水泥窑的稳定运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料供给系统,其用于实现危险废弃物等物料的自动化连续供给,减少了所需的操作人员数量,避免了操作人员相应的职业病危害和安全风险,为水泥窑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实现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作业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料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送线,用于将料箱运送至升降机;
升降机,用于承载料箱,使料箱在不同层面间进行转移;
第二输送线,用于将装载有物料的料箱移动至预定位置;
第三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用于将空料箱移动至升降机;
机械手,位于第二输送线和第三输送线上方,用于抓取装载有物料的料箱移动至进料口上方后翻转卸料,并将空料箱转移至第三输送线上;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线位于第一层面,所述第二输送线、所述第三输送线和所述机械手位于第二层面,所述第二层面位于第一层面上方,所述料箱通过所述升降机在所述第一层面和所述第二层面间进行转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灵金隅水泥有限公司,未经广灵金隅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53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侧脸图片生成正脸图片的方法
- 下一篇:锁风卸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