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释放防护电路及防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19519.1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0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杜尉丰;傅懿斌;马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信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F3/02 | 分类号: | H05F3/02;H02H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张恺宁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释放 防护 电路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电释放防护电路及防护方法,所述电路包括:主结构,分别与电源接口和地线连接,包括第一电阻电容电路和第一正电流释放电路;至少一个从结构,各从结构分别与电源接口、地线和与该从结构对应的IO接口连接,IO接口连接到电源接口,包括第二电阻电容电路、第二正电流释放电路、第一负电流释放电路和第二负电流释放电路;第一电阻电容电路与第二电阻电容电路的电容元件为并联关系,且共用第一电阻电容电路中的电阻元件。本发明通过主从结构分布式结构,将电容分散在主电路及从电路中,充分利用芯片面积,实现较大电容,提高ESD泄放时间;在各从电路中增加正电流释放电路,提高泄放电流的效率,提高整体ESD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电释放防护电路及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静电释放(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指静电荷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未经控制地转移。尽管静电释放发生时转移的静电总量通常很小,然而放电的能量积累在硅片上很小的一个区域内,一般ESD峰值电流在几安培到十几安培之间,而对内部电路的损伤和考验ESD防护电路的好坏主要就是由峰值电流决定。而且ESD事件的发生时间一般在纳秒级,因此,如何快速泄放掉处于电流峰值时的电流,钳制住高电压尤为重要。
在现有的静电释放防护电路中,需要一个电源钳位电路来提供电源到地的泄放通路,同时需要一个电阻电容电路(Resistor-Capacitance circuit,RC电路)提高泄放时间,由于在RC电路中电容所占面积较大,但因集成电路产品面积的限制,为每个IO接口分配的ESD防护电路的面积有限,无法使ESD电流充分泄放,很难达到要求的ESD能力。如果通过增加ESD防护电路的面积来达到提高ESD能力,会使得成本大幅增加,但提升的ESD能力依然十分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电释放防护电路及防护方法,解决现有的静电释放防护电路ESD泄放时间较小,无法使ESD电流充分泄放,且泄放效率较低,很难达到要求的ESD能力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静电释放防护电路,包括:
主结构,分别与电源接口和地线连接,包括第一电阻电容电路和第一正电流释放电路;
至少一个从结构,各从结构分别与所述电源接口、所述地线和与该从结构对应的IO接口连接,所述IO接口通过第一单向导通元件连接到所述电源接口,包括第二电阻电容电路、第二正电流释放电路、第一负电流释放电路和第二负电流释放电路;
所述第一电阻电容电路与所述第二电阻电容电路的电容元件为并联关系,且所述第二电阻电容电路分别共用所述第一电阻电容电路中的电阻元件;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正电流释放电路和第二正电流释放电路,将所述电源接口和/或IO接口产生的正静电电流释放到地线,通过所述第一电阻电容电路和第二电阻电容电路共同控制正静电电流释放时间,通过所述第一负电流释放电路将所述电源接口产生的负静电电流释放到地线,通过所述第二负电流释放电路将所述IO接口产生的负静电电流释放到地线。
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元件为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该从结构对应的IO接口连接,负极与所述电源接口连接,将所述IO接口产生的正静电电流导通到所述电源接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正电流释放电路/所述第二正电流释放电路包括:
反相器,输入端与所述电阻元件的一端连接,输出端与钳位电路连接,用于将输入端的电压取反输出到所述钳位电路,所述电阻元件的一端为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电容电路和所述第二电阻电容电路中的电容元件连接的一端;
钳位电路,分别与所述反相器、所述地线和所述电源接口连接,用于在所述与所述反相器连接的第一端口的电压,高于与所述地线连接的第二端口的电压时,将所述第一端口的正静电电流释放到地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信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信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95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GaN充电器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储层动态渗流特征获取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