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毒复合过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14248.0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2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宋宏臣;王建明;过洪铭;陈顺权;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69/12 | 分类号: | B01D69/12;B01D67/00;B01D6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微斗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90 | 代理人: | 陈文爽 |
地址: | 51145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毒 复合 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离效果较好的复合过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过滤膜,包括预过滤膜和超滤膜以及中间支撑层,预过滤膜的孔径为50‑1000nm;小孔超滤膜的孔径为10‑20nm,通过两步法制备完成。预过滤膜材质为醋酸纤维素、再生纤维素、聚丙烯腈、尼龙等的一种或者几种;超滤膜的材质为聚砜、聚醚砜、聚氯乙烯和聚偏氟乙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针对常规病毒过滤膜的通量较低、无法适应高浓度生物医药制剂的过滤要求等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过滤膜具有梯度微孔预过滤层以及致密均质超滤膜层,可以实现病毒的快速过滤,从而更好地满足高附加值生物医药制剂的生产工艺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过滤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病毒复合过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制药在清除病毒时,病毒过滤是经常出现的步骤。病毒过滤膜因为效率高,成本低,环保,易实现等原因,在生产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和单克隆抗体时被广泛使用。目前常见的病毒过滤膜孔径是50nm和20nm。20nm可以对绝大多数的病毒都进行有效的截留,因此更为普遍使用。
病毒过滤膜需要具备高度的选择性,因此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尺寸差别小于2倍的病毒和目标蛋白产物进行截留和透过。单克隆抗体的尺寸在12nm左右,而病毒的尺寸大小在20nm,其尺寸差异不到2倍。这要求病毒过滤膜必须做到孔径大小精确并且孔径分布范围较窄。目前实现大批量生产的有机膜在精度方面无法达到病毒过滤膜的要求,存在着孔径分布不均匀、可靠性低等问题。因此在病毒过滤应用领域,实现对孔径的精确分布,存在巨大的利益价值空间。
专利公开号为CN111821535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血液用病毒过滤管。该血液用病毒过滤管包括流通管和多个过滤膜组。过滤膜组的孔径沿介质流向逐渐减小,逐级分离血液中各种细胞,最后让血液中巨细胞病毒数量降至约等于零。
专利公开号为CN111848784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浓度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采用高浓度尿素溶液预沉淀、辛酸沉淀法去除杂蛋白及凝血因子类物质,最后进行层析。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中IgA和多聚体的含量,提高纯度。
专利公开号为CN101069750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孔纤维构成的除病毒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预过滤微孔膜和复合在其表面的除病毒微孔膜。可以实现对尺寸50nm以上的病毒达到99.99%的分离效率。所述膜制备工艺简单,但是不适用于单克隆抗体生产工艺中需要分离的尺寸为20nm的病毒。
专利公开号为CN110711493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HIV病毒吸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多孔结构的吸附膜材料混掺有带正电微粒的木质素,可以对HIV病毒进行有效的吸附。
以上专利都有其适用的特定环境或特定的可分离病毒类型,且存在单一孔径分离效率低、多级分离工艺繁琐等弊端。目前国内针对单克隆抗体生产工艺中需要的高效病毒过滤膜的制备技术还处于空白阶段。针对常规病毒过滤膜的通量较低、无法适应高浓度生物医药制剂的过滤要求等问题,本发明拟制备具有多级膜孔结构、可以快速过滤病毒的新型过滤膜。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离效果较好的病毒复合过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过滤膜,其复合结构依次为预过滤膜、中间支撑层以及小孔超滤膜;所述预过滤膜孔径为50-1000nm;所述超滤膜的孔径为10-20nm。
优选地,所述预过滤膜材质为醋酸纤维素、再生纤维素、聚丙烯腈、尼龙等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超滤膜的材质为聚砜、聚醚砜、聚氯乙烯和聚偏氟乙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优选地,所述支撑层为无纺布支撑层,所述无纺布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者聚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未经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4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