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筒定向输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12351.1 | 申请日: | 2021-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3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沈周;刘昊;陆铜华;郝玉东;杨兴武;胡军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22 | 分类号: | B65G47/22;B65G65/3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筒 定向 输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筒定向输送装置,涉及竹材的加工及输送领域,包括用以储存堆放竹筒的料仓;用以将竹筒定向整理的扰动整理机构,所述扰动整理机构包括来回相互扰动的左扰动整理部件和右扰动整理部件;用以输送竹筒的提升输送机构;设于所述提升输送机构上,用以干扰未正确定向竹筒落入料仓的干扰机构;本发明结构简便,通过扰动整理机构能够将分布杂乱的竹筒进行定向整理,同时通过干扰机构能够剔除大小形状、或者未不符合定向要求的竹筒,使得提升输送机构能够为后续刨切等工序或设备提供持续稳定、且大小符合需求的竹筒,输送过程顺畅,生产效率高,适合工业化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材的加工及输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筒定向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竹材在中国具有较为久远的加工技术水平,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受制于竹材本身的竹节异状、可利用部分仅在竹壁,并且竹材直径有大小、头尾不均匀、竹壁有厚薄、曲直不一样等问题,传统的竹加工均为先加工成竹条,再进一步加工成竹篾、竹条、竹丝、竹纤维、竹碎料等原料单元,进而加工成各类竹质用品,由于需要进一步加工成规整单位,其加工过程需要大量使用竹筒,为便于加工和提高加工效率,需对竹筒进行定向整理以及快速输送。为此,要设计一种适用于一定长度竹筒的定向整理以及快速输送的专用设备。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竹筒输送装置中通常无法进行竹筒的定向整理。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竹筒输送装置”,其公告号CN207998323U,其公开了一种竹筒输送装置,包括料筒、输送机构和传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波浪形的输送通道,输送通道的横截面的半径大于待输送竹筒的半径小于待输送竹筒的直径,使得输送通道可以一次容纳一根竹筒通过,可对竹筒进行自动排序;设置第一拐角、第二拐角和第三拐角可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竹筒输送过快,在拐角处设置电振器可防止竹筒卡在拐角处;设置抵挡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竹筒的输送速度;传送带上设置容纳竹筒的凹槽,可以依次将竹筒输送至下移机构进行加工。然而,在实际使用时,该实用新型中料斗中的竹筒的堆放往往是杂乱无章的,在进入输送通道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竹筒在料筒出口卡壳等现象,严重影响竹筒连续输送进程,同时,输送通道采用单个竹筒通过的模式虽然有利于排序,但是生产效率低下,且竹筒输送间隔不固定,导致后续输送通道无法进行良好的配合,严重影响后续刨切等工序的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目前现有技术中竹筒输送装置中无法进行竹筒的定向整理排序,导致竹筒输送过程不流畅,生产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后续刨切工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竹筒定向输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竹筒定向输送装置,包括:
用以储存堆放竹筒的料斗;
用以将竹筒定向整理的扰动整理机构,所述扰动整理机构包括来回相互扰动的左扰动整理部件和右扰动整理部件;
用以输送竹筒的提升输送机构;
设于所述提升输送机构上,用以干扰未正确定向竹筒落入料斗的干扰机构。
本发明竹筒定向输送装置中,料斗内用于储存堆放大小长短参差不齐的竹筒,扰动整理机构设于料斗的下方,使用时,启动扰动整理机构,扰动整理机构中来回相互扰动的左扰动整理部件和右扰动整理部件能够将分布杂乱的竹筒进行定向整理,定向整理后的竹筒会透过扰动整理机构,并落入位于扰动整理机构下方的提升输送机构中,通过提升输送机构可以将竹筒有序的输送至后续刨切等工序中,同时,在输送过程中,设于提升输送机构上的干扰机构能够将输送机构上大小不合适或者没有良好放置,不符合定向要求的竹筒进行干扰,将其挤落至料斗内重新进行定向整理,经过干扰机构的干扰,能够为后续刨切等工序或设备提供持续稳定、且大小符合需求的竹筒。本发明结构简便,通过扰动整理机构能够将分布杂乱的竹筒进行定向整理,同时通过干扰机构能够剔除大小形状、或者未不符合定向要求的竹筒,使得提升输送机构能够为后续刨切等工序或设备提供持续稳定、且大小符合需求的竹筒,输送过程顺畅,生产效率高,适合工业化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23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级电路
- 下一篇:一种教学用可旋转型演示板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