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常温常压水相条件下合成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06529.1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5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崔晓莉;何承溧;陈阳;邱栋;陆雨瑄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C1/04 | 分类号: | C01C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温 常压 条件下 合成氨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常温常压水相条件下合成氨的方法。本发明通过行星式球磨机进行机械球磨,在不锈钢材质的球磨罐中放入不锈钢材质磨球、纯水并通入氮气,常温常压下直接球磨,反应完成后溶液经过静置离心,通过离子色谱法验证了溶液中存在铵根离子(NH4+),证明常温常压下以水和氮气为原料直接机械球磨合成氨的可行性。本发明利用氮气作为氮原子的来源,利用水作为氢质子的来源,避免了现有工业合成氨方法中使用氢气作为氢质子来源,免除了制备氢气产生的环境污染。同时,利用水作为反应物,缓解了磨球与球磨罐体的磨损,延长球磨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温常压水相条件下氨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氨(NH3)的工业生产主要通过Haber-Bosch工艺进行。自该工艺实施以来,使全球人口几乎翻了两番,同时在国防领域至关重要,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该工艺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300-550℃,15-25 MPa)使用铁基催化剂进行。然而对设备要求高,并且能源消耗大,消耗了世界总能源的1-2%,并排放大量的CO2,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开发绿色清洁、低能耗的合成氨工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本发明提出一种以水和氮气为原料,通过机械化学法合成氨气(NH3)的新方法。通过行星式球磨机进行机械球磨,在不锈钢材质的球磨罐中放入不锈钢材质磨球、纯水并通入氮气,常温常压下直接球磨,反应完成后溶液经过静置离心,通过离子色谱法验证了溶液中存在铵根离子(NH4+),证明了常温常压下以水和氮气为原料直接机械球磨合成氨的可行性。相对于Haber-Bosch工艺,该方法反应条件简单,对设备要求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低能耗的常温常压水相条件下合成氨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常温常压水相条件下合成氨的方法,是通过球磨过程获得机械力,使合成氨反应势垒降低,诱发并促进常温常压下难以进行的合成氨反应。具体步骤为:
(1)将适量的纯水和不锈钢材质磨球置于不锈钢材质的真空球磨罐中,对球磨罐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排除罐体内的空气,密封球磨罐,使罐体内处于常温常压充满氮气的环境;
(2)将步骤(1)中准备好的球磨罐安装在行星式球磨机中,以300~600转/分钟的速率球磨1~12小时,完成反应后取出球磨罐;
(3)取出步骤(2)罐体中的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通过离心机离心两次,进一步去除球磨过程中产生的铁屑,每次离心12000-15000r/min,时间4-8min;
(4)将步骤(3)中的水溶液通过离子色谱法检测,测出NH4+的浓度,验证该合成氨方法的可行性并计算出产氨性能。
本发明中,球磨罐和磨球均为不锈钢材质。
本发明中,球磨罐的容积为250mL,选用不同直径大小的磨球(2个Φ15、6个Φ12、12个Φ10、54个Φ8、206个Φ4),装球量共计300g。
本发明中,水的量至少淹没磨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在常温常压下,以水和氮气为原料通过球磨实现了高效合成氨反应。
本发明利用氮气作为氮原子的来源,利用水作为氢质子的来源,避免了现有工业合成氨方法中使用氢气作为氢质子来源,免除了制备氢气产生的环境污染。同时,利用水作为反应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磨球与球磨罐体的磨损,延长球磨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65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