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纤维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03318.2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0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崔永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传麒制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03 | 分类号: | D06M15/03;D06M11/30;D06M11/50;D06M15/15;D06M11/13;D06M13/292;D06M11/44;D06M11/74;D04B1/14;D04B1/16;D04B21/00;D06N3/14;D06N3/00;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虹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08 | 代理人: | 蒋尊龙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纤维 针织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防水纤维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造坯布,采用改性PTT纤维、芳纶纤维、改性棉纤维和竹原纤维按照质量比1:1:1:1混纺交织成坯布,其中面层采用改性PTT纤维和芳纶纤维,里层采用改性棉纤维和竹原纤维;第二步、预缩、染色、定型,将步骤一得到的胚布进行预缩、染色,最后于面层上涂覆涂层剂进行固化定型,即得所述防水纤维针织面料;由于改性棉纤维、改性PTT纤维和水性聚氨酯涂层剂的存在,使本发明制备的防水纤维针织面料不仅具有良好的亲肤柔顺抗菌性能,还具有阻燃、防水、抗静电等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针织面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防水纤维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纺织品的各种舒适性能、外观性能和特殊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针织面料很受欢迎,针织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羧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目前,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但是针织面料存在一个常见的问题,针织物品质繁多,例如各类针织布、针织衫、羊毛衫、床上用品等,这些针织面料在实际的穿着和洗涤过程中,由于不断受到或大或小的摩擦,易结球,并且防水透气性差,容易滋生霉菌细菌,并且易产生静电作用,且织物的阻燃性能差,严重制约着针织面料在服装、被褥、建筑等场所的应用,因此,提供一种具有防水、抗静电、阻燃抗菌耐磨的针织面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纤维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现有技术中,纤维织物在实际的穿着和洗涤过程中,由于不断受到或大或小的摩擦,易结球,并且防水透气性差,容易滋生霉菌细菌,并且易产生静电作用,且织物的阻燃性能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水纤维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制成:
第一步、制造坯布,采用改性PTT纤维、芳纶纤维、改性棉纤维和竹原纤维按照质量比1:1:1:1混纺交织成坯布,其中面层采用改性PTT纤维和芳纶纤维,里层采用改性棉纤维和竹原纤维;
第二步、预缩、染色、定型,将步骤一得到的胚布进行预缩、染色,最后于面层上涂覆涂层剂进行固化定型,即得所述防水纤维针织面料。
进一步地,所述涂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将1-丁基-3-甲基咪唑氯化物和乙二醇加入反应釜中,转速80r/min搅拌10min后,向反应釜中加入二水合氯化铜,转速不变继续搅拌10min后加入硫代乙酰胺,继续搅拌5min后加入去离子水,然后于12000r/min转速下离心20-40min,沉淀用质量分数40%的乙醇溶液洗涤3-5次,最后于60℃烘箱中干燥8-10h,得到纳米硫化铜;
步骤S12、将1,4-丁二醇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在80℃恒温真空烘箱中干燥2h,在氮气保护下,向三口烧瓶中加入干燥后的1,4-丁二醇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随后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双羟甲基丙酸、N,N-二甲基乙酰胺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在75℃恒温油浴环境下反应2h,降温至55℃,向三口烧瓶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转速100-200r/min条件下,搅拌1h后降温至35℃,向三口烧瓶中加入(3-疏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纳米硫化铜、纳米二氧化硅和丙酮,转速不变搅拌3h后,向三口烧瓶中加入三乙胺,提高转速至300-500r/min搅拌30min后,加入去离子水,转速不变继续反应40min,减压蒸馏除去丙酮,即得涂层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传麒制衣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传麒制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33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