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掉色的复合纺织品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2702.0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8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朱道武;郑刚;李欣;朱步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霞客无染彩色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41 | 分类号: | D06P1/41;D06P1/673;D06P5/10;D06P5/04;D06P5/02;D06P3/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掉色 复合 纺织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掉色的复合纺织品,涉及纺织技术领域,针对传统的复合纺织品容易掉色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锦纶60‑65份,牛奶纤维60‑65份,晴锦50‑60份,双氧水10‑15份,萘磺酸衍生物6‑8份,氯化钠溶液1‑3份,冰醋酸2‑3份,软化剂0.2‑0.5份,扩散剂0.2‑0.3份,固色剂0.3‑0.5份。本发明了通过将复合纺织品的主要原料锦纶、牛奶纤维和晴锦浸泡在萘磺酸衍生物碱性染料中,加速材料染色,其中扩散剂使得碱性染料均匀扩散,使得材料染色更均匀,同时固色剂使得染料更加牢固的吸附在材料上,不易掉色,提高染色效果,同时冰醋酸调节固色剂pH值,提升固色效率,软化剂使得材料更加柔顺,提高了使用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掉色的复合纺织品。
背景技术
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
纱线按纱线原料分类,可分为纯纺纱和混纺纱,其中纯纺纱是由一种纤维材料纺成的纱,如棉纱、毛纱、麻纱和绢纺纱等;混纺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所纺成的纱,如涤纶与棉的混纺纱,羊毛与粘胶的混纺纱等。按纺纱系统分类,可分为精纺纱、粗纺纱、废纺纱,其中精纺纱也称精梳纱,是指通过精梳工序纺成的纱,包括精梳棉纱和精梳毛纱;粗纺纱也称粗梳毛纱或普梳棉纱,是指按一般的纺纱系统进行梳理,不经过精梳工序纺成的纱,粗纺纱中短纤维含量较多,纤维平行伸直度差,结构松散,毛茸多,纱支较低,品质较差。传统的复合纺织品容易掉色,影响使用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防掉色的复合纺织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掉色的复合纺织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掉色的复合纺织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锦纶60-65份,牛奶纤维60-65份,晴锦50-60份,双氧水10-15份,萘磺酸衍生物6-8份,氯化钠溶液1-3份,冰醋酸2-3份,软化剂0.2-0.5份,扩散剂0.2-0.3份,固色剂0.3-0.5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锦纶60-65份,牛奶纤维60-65份,晴锦50-60份,双氧水10-15份,萘磺酸衍生物4-6份,氯化钠溶液0.8-1份,冰醋酸1-2份,软化剂0.1-0.2份,扩散剂0.2-0.3份,固色剂0.1-0.3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锦纶60-65份,牛奶纤维60-65份,晴锦50-60份,双氧水10-15份,萘磺酸衍生物8-10份,氯化钠溶液3-4份,冰醋酸3-4份,软化剂0.2-0.5份,扩散剂0.2-0.3份,固色剂0.3-0.5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锦纶60-65份,牛奶纤维60-65份,晴锦50-60份,双氧水10-15份,萘磺酸衍生物6-8份,氯化钠溶液3-5份,冰醋酸3-4份,软化剂0.2-0.5份,扩散剂0.3-0.5份,固色剂0.5-0.7份。
优选的,所述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5%-20%,所述固色剂选择JV-605。
优选的,所述双氧水加热至30℃后,依次添加萘磺酸衍生物和扩散剂搅拌5-8min,得到染料A。
优选的,所述锦纶、牛奶纤维和晴锦分别添加到染料A中染色4-6h,然后取出烘干,得到染色件。
优选的,所述氯化钠溶液加热至30℃后,添加固色剂,避光搅拌4-5min,然后依次添加冰醋酸和软化剂,控制混合液的pH范围在4~5之间,得到固色混合液B。
优选的,所述固色混合液B加热到35℃后,加入染色后的锦纶、牛奶纤维和晴锦,浸泡2-3h,然后取出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霞客无染彩色纺有限公司,未经滁州霞客无染彩色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27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