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红螺旋聚孢霉孢子与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9348.0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2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卢晓红;孙漫红;李世东;史欢;郭荣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43/40 | 分类号: | A01N43/40;A01N63/3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可专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87 | 代理人: | 王冶馨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红 螺旋 聚孢霉 孢子 啶酰菌胺 杀菌 组合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红螺旋聚孢霉孢子与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包含粉红螺旋聚孢霉孢子和啶酰菌胺;其中,所述粉红螺旋聚孢霉孢子粉与所述啶酰菌胺的重量比为80~99.93:0.07~20。本发明所提供的杀菌组合物适用于防治齐整小核菌引起的作物病害,诸如白绢病,可作保护地土壤处理。该杀菌组合物的防治效果较单剂有明显提升,且使用量相对较少;不仅大大降低了用药成本,还可进一步降低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粉红螺旋聚孢霉孢子与啶酰菌胺的复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寄主范围十分广泛,能够侵染约百余科500余种植物,包括辣椒、番茄、茄子、花生、烟草等重要经济作物。齐整小核菌通过形成抗逆性很强的菌核在土中或并残体中越冬,适应性强且存活时间久。菌核作为初侵染源侵入寄主植物近地面的根茎部,引起皮层腐烂,甚至植株萎蔫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啶酰菌胺,通用名为boscalid,化学名为2-氯-N-(4’-氯二苯-2-基)烟酰胺,分子式C18H12Cl2N2O;商品化剂型有悬浮剂、悬乳剂、水分散粒剂和可湿性粉剂。啶酰菌胺是一种广谱的杀菌剂,通过作用于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I,抑制琥珀酸脱氢酶,进而影响电子转移和能量供给,因此对病原菌孢子萌发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可用于百余种作物上80多种病害的防治,尤其对核盘菌属真菌引起的菌核病和白绢病防治效果优异。但是白绢病作为典型的土传病害,化学防治能够发挥一定的防治作用,但是长期大量施用杀菌剂不仅造成土壤环境恶化,而且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严重破坏农业生态系统。
施用有益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不仅环境友好,而且持效期长。子囊菌门(Ascomycota),肉座菌目(Hypocreales),生赤壳科(Bionectriaceae),螺旋聚孢霉属(Clonostachys)的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是一种具有高生防价值的有益真菌。其在土壤和环境中分布广泛,可寄生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繁殖快、适应性强、抗菌谱广的特点,还具有促进植物生长,诱导植物抗病和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它通过重寄生,产生抗性物质,竞争作用,产生降解酶类以及诱导植物抗性等一系列机制来防治多种植物病原真菌。
化学与生物协同防治植物病害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生防菌与化学农药混配的菌药复合剂在病害防治中可提高生物防治的防效并能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有望避免植物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取得稳定而持久的防治效果,对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益,符合绿色生态农业发展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上述中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安全、低毒且持效期长,有利于病害综合治理的含有粉红螺旋聚孢霉孢子和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具体而言,所述复配杀菌组合物,包含粉红螺旋聚孢霉孢子粉和啶酰菌胺。
所述粉红螺旋聚孢霉孢子粉与所述啶酰菌胺的重量比为80~99.93:0.07~20;
其中,所述粉红螺旋聚孢霉孢子粉中孢子含量为1×108~8×108CFU/g。
本领域可知,多数化学杀菌剂在用量大时,才能达到一个较优的杀菌效果;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前期研发过程中,发现粉红螺旋聚孢霉孢子具有优异的杀菌效果。但,若在将粉红螺旋聚孢霉孢子与一般的化学杀菌剂复配时,相容性非常差;而本发明提供的复配杀菌组合物以粉红螺旋聚孢霉孢子为基础,复配特定的化学杀菌剂。两种组合物在特定比例的组合下,不仅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能大大提高杀菌效果。两者的复配的杀菌效果都显著大于粉红螺旋聚孢霉孢子和啶酰菌胺的杀菌效果;此外,本发明中化学杀菌剂的使用量非常小,在实际的田间使用中,可有效避免化学试剂对环境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93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超微粉制备的分布式气体喷出结构
- 下一篇: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