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深基坑墙支护和地下室外壁土壤源的换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8390.0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3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郁峰;夏加洪;黄莉;沈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元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F24T10/15;F28F19/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基坑 支护 地下室 外壁 土壤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深基坑墙支护和地下室外壁土壤源的换热系统,其涉及一种换热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土壤源热泵系统容易受到场地制约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热泵机组、终端设备以及与热泵机组和终端设备连接的输送管道、分别与热泵机组连接的进水管、出水管以及设置在深基坑墙和地下室外墙之间且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的换热管组;将换热管组设置在深基坑墙和地下室外墙之间,在进行换热时,热泵机组将水沿着进水管进入换热管组中,土壤将热量传递给换热管组中的水,再沿着出水管输送给终端设备,通过将换热管组安装在地下室外侧与深基坑墙之间,从而可以减少占用的土地,有利于减少受到场地限制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利用深基坑墙支护和地下室外壁土壤源的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已是大势所趋,在建筑节能领域中,节能环保的土壤源换热系统技术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土壤源换热系统应用最多的技术为土壤源热泵换热技术,土壤源热泵是利用地下常温土壤温度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深埋于建筑物周围的管路系统与建筑物内部完成热交换的装置,它以土壤作为热源、冷源,通过高效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热或供冷。
授权公告号为CN20721451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极寒地区土壤源热泵的地下土壤冷热平衡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土壤源热泵系统、室内供暖系统、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能水箱和太阳能循环水泵;所述土壤源热泵系统包括土壤源热泵主机、土壤源换热器和土壤源循环水泵;所述室内供暖系统包括供暖循环水泵和供暖终端设备。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极寒地区土壤源热泵的地下土壤冷热平衡系统,能够达到地下土壤的冷热平衡,同时提高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运行能效,实现土壤源热泵系统稳定、安全、高效的运行。
当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地下土壤冷热平衡系统时,太阳能集热器采集的热量通过太阳能循环水泵储存至储能水箱,储能水箱储存的热量通过土壤源循环水泵被导入到土壤源热泵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在进行安装土壤源热泵系统时,需要在地下打井钻孔,占用场地较大,容易受到场地的限制,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深基坑墙支护和地下室外壁土壤源的换热系统,其优势在于可以减少占用的土地,减少受到场地限制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利用深基坑墙支护和地下室外壁土壤源的换热系统,包括热泵机组、终端设备以及与热泵机组和终端设备连接的输送管道,还包括分别与热泵机组连接的进水管、出水管以及设置在深基坑墙和地下室外墙之间且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的换热管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时,在地下室外墙与深基坑墙之间留有空隙,再将换热管组设置在深基坑墙和地下室外墙之间,在进行换热时,热泵机组将水沿着进水管进入换热管组中,土壤将热量传递给换热管组中的水,再沿着出水管输送给终端设备,通过将换热管组安装在地下室外侧与深基坑墙之间,从而可以减少占用的土地,有利于减少受到场地限制的可能性;通过采用土壤中的热量与水进行换热,代替使用电能来制冷或者制热,有利于减少使用电能,节能减排。
进一步地,所述深基坑墙与地下室外墙之间留有浇灌混凝土的安装空间;
所述换热管组包括若干个设置在安装空间内的输入管和回流管,所述输入管一端与进水管连接、另一端与回流管连接,所述回流管远离输入管的一端与出水管连接,所述输入管和回流管均沿地下室外墙的高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时,将输入管和回流管插入安装空间中,再将混凝土填入安装空间中,从而可以将输入管和回流管固定在安装空间中,也可以将深基坑墙和地下室外墙固定连接,以此可以增加输入管和回流管安装的稳定性,也可以增加地下室外墙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元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恒元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83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减震支座
- 下一篇:一种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