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台阶双向内孔同步研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8007.1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4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金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固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2 | 分类号: | B24B37/02;B24B37/27;B24B37/34;B24B47/20;B24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陈财亮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台阶 双向 同步 研磨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台阶双向内孔同步研磨机,属于机加工领域。研磨机包括:底座,其上开设有一导向滑槽;第一磨削轴、第二磨削轴和驱动装置,其包括电动伸缩杆、驱动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滑块;电动伸缩杆动作时,通过驱动块带动第一磨削轴和第二磨削轴同步动作;以及,去台阶装置,去台阶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一无线收发模块、第一进给伸缩杆、第二处理器、第二无线收发模块和第二进给伸缩杆;第一磨削轴内开设有第一收纳室,第二磨削轴内开设有第二收纳室;第一进给伸缩杆固定设置在第一收纳室内;第二进给伸缩杆固定设置在第二收纳室内。本发明可以对交界处进行打磨,去除交界处的小台阶或交接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去台阶双向内孔同步研磨机。
背景技术
在产品加工领域,对产品进行内孔加工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式。对于一些精密部件,对内孔的精度尺寸,表面粗糙度均有较高的要求。通常对于外部尺寸,如杆或部件的外径易于加工,通过磨床可以有效保证尺寸精度。但是对于内孔,由于不便控制进给,且加工余量较小,精加工时,容易由于进给控制不当、加工后毛刺残留等问题造成产品不合格。传统的通过内孔磨床、内孔抛光机等设备,单机成本高,作业效率较低。对于小直径精密部件,对于研磨轴的精度也要求较高,研磨轴在研磨后直径变小,需要经常更换研磨轴以便能够保证加工尺寸,导致批量生产成本偏高、生产效率较低。
如图1所示,对于一些管道类零部件,其同时具有直段的内孔和弧形段的内孔(如连通管),在对内孔进行打磨时,由于直段内孔和弧形内孔延伸轨迹不同,通常需要分开两次进行分别打磨,造成加工效率较低;另外,由于弧形内孔和直段内孔时分开打磨的,两者的打磨交界处会由于两侧打磨时间、磨削程度等的不同而造成该交界处会出现小台阶和/或交接痕,导致整个零件的精度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去台阶双向内孔同步研磨机,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同时具备直段的内孔和弧段的内孔的零部件进行加工时加工效率较低、弧形内孔和直段内孔的交界处会出现小台阶和/或交接痕的问题。
一种去台阶双向内孔同步研磨机,包括:
底座,其上开设有一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的延伸轨迹为一标准圆弧段;
驱动装置,其包括电动伸缩杆、驱动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滑块,所述驱动块固定连接至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所述电动伸缩杆用于带动所述驱动块移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驱动块、另一端铰接至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至所述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槽内;
第一磨削轴,所述第一磨削轴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块上,所述第一磨削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研磨头,用于对工件的直内孔部分进行研磨;
第二磨削轴,所述第二磨削轴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滑块,所述第二磨削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研磨头,所述第二磨削轴呈弧形结构且弧度与所述导向滑槽的弧度相同,所述第二研磨头用于对工件的弧形内孔部分进行研磨;所述滑块移动时,带动所述第二磨削轴沿所述导向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直内孔的一端与所述弧形内孔的一端相贯通且相切;
所述电动伸缩杆动作时,通过所述驱动块带动所述第一磨削轴和所述第二磨削轴同步动作;以及,
去台阶装置,所述去台阶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一无线收发模块、第一进给伸缩杆、第二处理器、第二无线收发模块和第二进给伸缩杆,所述第一进给伸缩杆和所述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均信号连接至所述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二进给伸缩杆和所述第二无线收发模块均信号连接至所述第二处理器;
所述第一磨削轴内开设有第一收纳室,所述第二磨削轴内开设有第二收纳室;
所述第一进给伸缩杆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收纳室内,所述第一研磨头设置在所述第一进给伸缩杆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进给伸缩杆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收纳室内,所述第二研磨头设置在所述第二进给伸缩杆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固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固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80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