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红霉素的进罐种子的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7848.0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1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袁异;张帧;吴相伟;张春兰;朱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道中道(菏泽)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9/56 | 分类号: | C12P19/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霉素 种子 培养 方法 | ||
1.一种柔红霉素的进罐种子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S1:菌种活化:将菌种在培养基中于25-29℃下活化培养10-14天,待长出单菌落后,转接至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得到菌体,待用;
S2:摇瓶发酵培养:将活化后的菌株制成菌悬液,而后按1-5%体积的接种量将柔红霉素菌悬液接种到摇瓶发酵培养基中,以170-190转/分钟的转速,25-30℃振荡培养40-52小时,即得摇瓶发酵培养液;
S3:种子罐培养:将摇瓶发酵培养液按1%-10%体积接种量接入种子罐中,温度:27-29℃、通风比为:0.05-0.22V/V·m、搅拌速率:160-200rpm、罐压:0.05-0.12Mpa、发酵培养24小时,得种子培养液;柔红霉素发酵种子罐培养过程按照培养时间分为3个阶段:培养0-12h阶段;培养12-16h阶段;培养16-24h阶段;
其中培养0-12h阶段,控制培养温度:27℃;罐压:0.05-0.10MPa;通风比V/V·min:0.05-0.08;搅拌速率:160-180rpm;
培养12-16h阶段,控制培养温度:调节降温系统,通过菌种生长产生的热量将罐温升温至28℃;罐压:0.08-0.10MPa;通风比V/V·min:0.12-0.14,搅拌速率:180-200rpm;
培养16-24h阶段,控制培养温度:29℃;罐压:0.10-0.12MPa;通风比V/V·min:0.20-0.22;搅拌速率:180-200rpm;
S4:发酵罐培养:按3-3.5%体积的接种量将种子培养液接入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在26-29℃、搅拌速率180-200rpm、罐压0.05-0.12Mpa、发酵培养120-180小时,得到柔红霉素发酵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红霉素的进罐种子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12-16h阶段流加葡萄糖,控制葡萄糖浓度大于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红霉素的进罐种子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培养基中含有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红霉素的进罐种子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种子罐在128℃下蒸汽空消灭菌30分钟,装入种子培养基后再120℃蒸汽灭菌30分钟,保压降温25-30℃,而后接种摇瓶发酵培养液,种子培养基装量为罐体积的6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道中道(菏泽)制药有限公司,未经道中道(菏泽)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78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