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海洋核动力平台的安全壳屏蔽冷却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97847.6 | 申请日: | 2021-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8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宫大鑫;刘乐;鄂万江;宋杰;赵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邱云雷 |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洋 核动力 平台 安全 屏蔽 冷却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海洋核动力平台的安全壳屏蔽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箱体,其用于设置在安全壳本体上;压载水舱,其与外界冷源连通;所述压载水舱与所述冷却箱体连通,所述压载水舱内的液位高于所述冷却箱体内的液位,并用于向所述冷却箱体补入冷却水。利用重力产生的压差,实现向安全壳本体内进行非能动注水,提供充足的冷却水,并配合冷却箱体和卸压排气件的使用,冷却箱体内的冷却水吸收堆芯的余热,形成蒸汽从卸压排气件出排出,实现了长期的余热排出,另外本安全壳屏蔽冷却系统可在发生冷却剂管道破口和主蒸汽管道破口等事故后,依然进行余热的导出,防止安全壳本体超压失效。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海上核电安全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海洋核动力平台的安全壳屏蔽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海洋核动力平台是一种搭载核反应堆的新型能源载体,对于深海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深海核动力平台远离大陆且海况恶劣,在核动力装置发生事故后,难以进行有效的应急支援,需要利用深海充足的冷却水,带出堆芯余热,对安全壳进行冷却,保证安全壳的有效性。
在一些相关技术中,商用核电厂以及船用核动力装置,一般会设置非能动余热导出系统,导出堆芯余热,其冷却换热器的冷却水一般为有限的水源,即固定容积的水箱等,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水源被消耗,需要外部的备用能源支持从深海补充冷却水,补充冷却水的这一过程往往是水箱中的冷却水被消耗完后才补充,通常时间较长,导致冷却水无法持续的通入,以使堆芯余热不能够及时的导出,不适用于堆芯的长期冷却。
在另一些相关技术中,当发生冷却剂管道破口和主蒸汽管道破口等事故后,安全壳内压强增高,为防止安全壳超压失效,热量导出分为两种,一种为通过动力泵驱动的喷淋系统对安全壳进行喷淋冷却,此方式为利用备用能源进行动能手段进行导热,消耗能源,不利于长时间导热使用;另一种为通过安全壳内的蒸汽冷凝与安全壳外的空气自然对流冷却,但是其导热效率较低,导致安全壳内压强一直处于高压状态,也不适用于深海核动力装置安全壳的长期冷却。
在其他相关技术中,在设计基准事故以及严重事故下,需要长时间维持安全壳的完整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海洋核动力平台的安全壳屏蔽冷却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导热系统的冷却水不能够持续补入的问题。
提供了一种用于海洋核动力平台的安全壳屏蔽冷却系统,其包括:
冷却箱体,其用于设置在安全壳本体上;
压载水舱,其与外界冷源连通;所述压载水舱与所述冷却箱体连通,所述压载水舱内的液位高于所述冷却箱体内的液位,并用于向所述冷却箱体补入冷却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载水舱和所述冷却箱体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载水舱为封闭式的箱体,其上设有用于控制压载水舱与外界冷源通断的第六阀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载水舱为半开放式的箱体。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半开放式的箱体上设有滤网。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换热器,其设置在所述冷却箱体内,所述换热器用于将安全壳本体内堆芯的余热导入所述冷却箱体内;
卸压排气件,其与所述冷却箱体连通,并用于排出蒸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箱体呈包围式连接在安全壳本体的四周,以使所述冷却箱体内的冷却水形成用于吸收安全壳本体内的热量的屏蔽层。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箱体为包围在安全壳本体外的壁体,所述壁体与安全壳本体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冷却水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78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