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公路不停车改扩建工程的应急车道及违章驶入报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7288.9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1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孙超;李世杰;幸警言;张焰佳;曾大囌;陈一凡;饶正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G08G1/017;G08G1/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停车 扩建工程 应急 车道 违章 驶入 报警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公路不停车改扩建工程的应急车道及违章驶入报警方法,所述高速公路包括双向四车道和应急车道,其中扩建工程占据了一侧的两车道和该侧的应急车道,将另一侧的第一车道和另一侧的应急车道作为双向两车道,在另一侧的第一车道与另一侧的应急车道之间的另一侧的第二车道作为改造的应急车道;所述改造的应急车道内设有若干互不相通的应急车位,且相邻的应急车位用于不同方向车道的车辆应急驶入。本发明最大化利用路面宽度,兼顾两侧车道的应急救援需求,大大降低了事故救援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急车道布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速公路不停车改扩建工程的应急车道及违章驶入报警方法。
背景技术
应急车道作为高速公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供车辆紧急停靠或行驶。目前,多数高速公路在不中断交通下开展道路的施工作业,即“边通车、边施工”,且大都采用双侧拼宽的施工方案,这种方法直接占用一个行车方向的道路进行施工,导致施工区间形成道路瓶颈,因此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期的交通量更大、道路环境更加复杂,交通管理以及应急救援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
在高速公路上应急车道是专门为车辆应急使用,但是不可避免有些来往车辆会临时驶入应急车道或者借应急车道驶过拥堵路段,这样的行驶方式便违反了我国交通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二条规定,同时在告诉上执法给交通部门带来一定的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公路不停车改扩建工程的应急车道及违章驶入报警方法,提出了在封闭一侧道路进行封闭施工时,将另一侧原有两条车道及应急救援车道改为双向两车道,将应急救援车道设置在道路中间。这样的设置方法最大化利用路面宽度,兼顾两侧车道的应急救援需求,大大降低了事故救援难度。同时也起到了一个中央隔离带的作用,将双向两车道分割,留出较多的缓冲空间,减少一侧道路发生事故时对另一个方向上行车安全的影响。在事故发生后,后续车辆可以在交警指挥下借道中央应急车道,即时缓解拥堵,保证事故路段通行效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高速公路不停车改扩建工程的应急车道,所述高速公路包括双向四车道和应急车道,其中扩建工程占据了一侧的两车道和该侧的应急车道,将另一侧的第一车道和另一侧的应急车道作为双向两车道,在另一侧的第一车道与另一侧的应急车道之间的另一侧的第二车道作为改造的应急车道;所述改造的应急车道内设有若干互不相通的应急车位,且相邻的应急车位用于不同方向车道的车辆应急驶入。
进一步,任一所述应急车位根据驶入方向依次包括渐变扩段L1、减速段L2、停靠段L3、加速段L4和渐变缩段L5。
进一步,所述停靠段L3至少可以停靠1辆车。
进一步,所述改造的应急车道与行车道分界线处安装地磁感应系统,用于感应是否有车辆驶入应急车位并记录时间;所述改造的应急车道与行车道分界线处安装电子抓拍车牌识别系统,用于识别驶入应急车位车辆的信息;所述电子抓拍车牌识别系统与地磁感应系统将获取的信息送入中央处理器。
一种所述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改扩建工程的应急车道的违章驶入报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地磁感应系统进入应急车位时间t1和驶出应急车位时间t2,所述中央处理器计算得出车辆驶过应急车位的时间t3;所述电子抓拍车牌识别系统识别驶入应急车位车辆的信息;
所述中央处理器判断车辆驶过应急车位时间t3是否超过正常车辆驶过应急车位最长时间t4,若超过最长驶过时间,则为该车为紧急停靠;若没超过最长驶过时间,则为违章驶入应急车道。
进一步,正常车辆驶过应急车位最长时间t4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72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