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变力型扭角仪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6233.6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8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沈聪聪;钱海军;时耀华;方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3/04 | 分类号: | G01L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道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69 | 代理人: | 石佩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变力型扭角仪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变力型扭角仪,包括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端两侧的支臂一和支臂二,支臂一、支臂二之间设置有待测试件圆杆,待测试件圆杆末端设置有力臂,力臂前端设置有螺旋增力机构,待测试件圆杆上一端设置有L型支杆一,待测试件圆杆上另一端设置有L型支杆二,L型支杆二的末端设置有百分表,百分表的测量杆的下端与L型支杆一相接触。本发明连续变力型扭角仪,简单实用,结构紧凑,通过螺旋增力机构的使用,使得力臂所受载荷得以线性变化,降低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同时自重轻,便于搬运,重心点低,稳定性好,固定牢固,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力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连续变力型扭角仪。
背景技术
扭转实验在材料力学领域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发展,国内外市场上存在各种扭转试验机和与之配套的扭角仪,目前国内市场上出售的教学用G值测定试验台主要有,SY.64-XH180型,JC503-XH180型,LL.24-3412型,ZN-836-XH180型,JY-2型和ZC4821型。高等院校基础物理实验剪切模量测量实验中普遍采用的实验器材是G值测定试验台,该实验台主要用于理工科院校作材料力学中切变模量G测定实验。实验台在固定支座和可转动支座之间装有一现成的低碳钢试样,试样端部装有百分表,试样的可扭转端与加力臂固连,在加力臂的端头上进行砝码加载,将每级载荷所对应的扭转角以百分表的读数显示,即采用机械法进行切变模量G测定实验;也可使用应变片和静态电阻应变仪采用电测法进行切变模量G测定实验。但是该机构比较简单,不同地区重力加速度g的不同,施加扭矩的机构因不能施加纯扭矩或扭力臂的角度变化等都会引入较大误差,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而且,由于加载方式的原因使得试验机在加载时无法达到连续变力的特点,只能以砝码的整数倍逐次递加砝码,加载力的大小需通过计算得出,存在着计算误差。此外,在实验开始前必须调整试验台使得试验台水平放置,这样才能保证砝码所受重力与力臂垂直。机器必须与砝码配套使用,使得试验机本身的重量很大不便于搬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连续变力型扭角仪,以解决以上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变力型扭角仪,包括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端两侧的支臂一和支臂二,所述支臂一、支臂二之间设置有待测试件圆杆,所述待测试件圆杆末端设置有力臂,所述力臂前端设置有螺旋增力机构,所述待测试件圆杆上一端设置有L型支杆一,所述待测试件圆杆上另一端设置有L型支杆二,所述L型支杆二的末端设置有百分表,所述百分表的测量杆的下端与L型支杆一相接触,所述螺旋增力机构包括挂环、拉力传感器、固定支杆、螺杆一、螺杆二、手轮,所述挂环设置在力臂上,所述螺杆一一端固定在挂环上,另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端,所述固定支杆末端固定在机座上,所述螺杆二贯穿在固定支杆前端,所述螺杆二一端设置在拉力传感器下端,所述手轮安装在螺杆二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机座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水平调节螺栓。
优选地,所述挂环内顶端设置有刀口装置,所述力臂前端上设置有三角刀槽,所述挂环的刀口装置设置在力臂的三角刀槽内。
优选地,所述螺杆一、螺杆二上均设置有限位螺母,所述拉力传感器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杆一下端安装在拉力传感器上端的螺纹孔中,所述螺杆二上端安装在拉力传感器下端的螺纹孔中。
优选地,所述L型支杆二、L型支杆一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待测试件圆杆上。
优选地,所述支臂一顶端设置有固定卡件,所述固定卡件通过螺栓将待测试件圆杆一端固定在支臂一顶端。
优选地,所述支臂二顶端设置有轴承安装孔,所述轴承安装孔中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通过轴承定位螺栓固定在支臂二的轴承安装孔中,所述待测试件圆杆另一端贯穿在轴承内孔中。
优选地,所述力臂末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待测试件圆杆末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6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