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3-乙酰泽泻醇C的纯化制备方法及其用于制备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5752.0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6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水生;许文;贾晓康;李小艳;黄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J17/00 | 分类号: | C07J17/00;A61P19/10;A61P19/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35012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23 乙酰 泽泻 纯化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于 骨质 疏松 药物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中药单体药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3‑乙酰泽泻醇C的纯化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用途;具体利用超声提取结合高速逆流色谱法得到纯化的23‑乙酰泽泻醇C,具有速度快、纯度高、成本低,且可以大量制备的优点;本发明研究发现,23‑乙酰泽泻醇C抑制RANKL诱导的JNK,NFATc1,c‑Fos,MMP9,TRAP和CTK蛋白上调。23‑乙酰泽泻醇C还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下调JNK,NFATc1,c‑Fos,MMP9,TRAP和CTK蛋白。这些结果表明23‑乙酰泽泻醇C通过抑制RANKL介导的JNK激活来抑制破骨细胞生成,即23‑乙酰泽泻醇C具有用于制备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单体药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3-乙酰泽泻醇C的纯化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骨质疏松症作为影响广大老龄患者尤其是绝经后女性的重要疾病之一,以骨微结构遭到破坏、骨骼强度、韧性衰减为特点,最终导致骨骼质量下降,发生脆性骨折的全身骨代谢疾病。骨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组织,经历骨吸收和骨周期性活动,成人的骨骼健康取决于骨吸收和骨形成活性的同步平衡,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功能的平衡是通过骨重塑来维持的。然而,骨质疏松症患者存在明显的破骨细胞过度活动(破骨细胞比例增加),骨质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失衡,由此导致骨质损失而诱发骨质疏松。破骨细胞是在成骨细胞严格的调控下,由造血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分化而来的多核细胞,成骨细胞通过表达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核因子kb配体受体激活因子(RANKL)来影响破骨细胞的激活和形成,M-CSF由成骨细胞组成性表达,而RANKL可由成骨细胞对促骨激素、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1α,25(OH)2D3)、前列腺素E2和其他因子诱导表达。最近的研究表明,1α,25(OH)2D3促进成骨细胞分泌RANKL,与骨髓细胞(BMMs)相互作用,诱导破骨细胞形成,RANKL刺激下游通道级联(如NF-kB)和丝裂原刺激蛋白激酶(MAPK,例如p38和c-Jun N-terminal kinase(JNK))的激活,它还能诱导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PI3K/Akt)通路。上述信号分子可激活破骨细胞中关键的转录因子原癌基因fos(c-fos)和激活t细胞的核因子(NFATc1),NFATc1调控破骨细胞相关标记基因编码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基质金属肽酶9(MMP9),因此,抑制RANKL信号的药物也可以减轻破骨细胞发生触发的骨损失,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是目前抗骨质疏松药物。
鉴于目前抗骨质疏松药物依然存在有效性和不良反应等的问题,如何在众多天然产物中开发具有制备抗骨质疏松药物用途的成分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众多天然产物中开发具有制备抗骨质疏松药物用途的成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23-乙酰泽泻醇C的纯化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泽泻药材粉碎,制得泽泻粉末;
步骤2:将泽泻粉末与甲基叔丁基醚混合,超声提取,得到泽泻浓缩提取物;
步骤3:将泽泻浓缩提取物通过高速逆流色谱在220-230min得到的流分进行浓缩分离,得到纯化的23-乙酰泽泻醇C。
优选的,所述步骤3具体为:配置溶剂为正己烷∶正丁醇∶甲醇∶水按10∶7∶7∶8的比例混合而成;
将所述溶剂在分液漏斗中振摇后静置分层,分取上相和下相,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流动相超声脱气10min;将固定相泵入到空的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的分离管中,待出口处有液体流出,再将流动相泵入,此时设定波长254nm,水浴温度30℃,打开色谱工作站,设定参数;同时,接收流出液体,直至流动相流出分离管;所述高速逆流色谱柱的体积为30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未经福建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5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充电自动定位的无线充电器及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