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条形码技术的垃圾分类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2921.5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5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程强;蔡少鹏;李德威;刘志峰;初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B65F1/16;B65F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条形码 技术 垃圾 分类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条形码技术的垃圾分类方法及装置,箱体内有内桶,箱门可通过把手打开和关闭。条形码识别装置作为主要控制识别系统,识别所扫描的条形码所对应的垃圾种类,进而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箱盖的开启和闭合,转动轴用于支撑箱盖的转动。箱体后部设置有太阳能板,可以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储存的电能可以用于控制垃圾箱盖的开闭或者给条形码识别装置2供电。垃圾箱底部装有轮子,通过把手可以推动箱体14移动。箱门10上设置有分类标识区8,对垃圾箱所收集的垃圾种类做相关提示说明。垃圾箱前部设置有扫码区9,用户将条形码对准扫码区域即可识别。
技术领域
将条形码技术应用于垃圾分类,可以通过扫描条形码中储存的信息,进而根据信息内容实现垃圾的分类。该方法适合家庭以及社区生活垃圾的分类,操作简单。
背景技术
国内垃圾分类的热潮起源于最近两年,始于上海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行。由于现阶段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非常薄弱,所以政策推行时相对较难。由于缺乏系统性的垃圾分类知识,很难对垃圾进行准确的分类,并且耗费时间和精力。基于人工分类的麻烦,近年来人们追求通过智能设备进行分类,但是收效甚微。一方面主要还是源于我国的垃圾分类的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相对应的法律,最重要的还是人们垃圾分类意识的丢失。另一方面就是智能分类设备一般设计复杂,制造成本相对较高,很难得到大面积的普及。
国内现阶段的垃圾分类处理装备主要是处在概念设计阶段,在具体的设计上,主要是智能分类垃圾桶。这些智能分类垃圾桶主要依靠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技术、计算机技术、物联网等进行设计,现阶段依靠计算机图像算法进行优化分类的方法比较多,但是大多偏重于分类软件系统的设计,对于硬件的设计不是很多。
很多人利用机器视觉方面的知识进行分类设计,比如计算机图像算法以及深度学习、迁移学习理论、卷积神经网络等,对输入的图像信息和数据库储存的各类信息对比,来精确地对垃圾类型进行识别,从而进行分类工作。虽然这种方式对垃圾分类的精度很高,但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使得垃圾桶的成本过高,不符合实际情况,很难得到大面积的推广。还有就是将传感器技术应用到智能分类垃圾桶中,通过综合利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进行结合设计,进而实现对垃圾进行识别分类。这种分类方法精度稍微低一点,但是在制作成本上相对便宜,并且内部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另外就是利用垃圾自身的物理性质差异,例如密度等,通过机械等手段,比如筛选、离心等方式,实现分类。但是这种垃圾分类精度较低,而且机械结构复杂,装备体积较大。
基于此,提出一种利用条形码技术进行垃圾分类的方法,可方便地从源头进行垃圾分类的跟踪和管理。条形码最早产生在二十世纪,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对于家庭以及社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在每户居民的分类垃圾袋上印制或粘贴条形码,通过扫码器进行条形码的识别,进而实现垃圾的分类。
发明内容
现阶段人们生活垃圾的产生大都是商品,而大部分商品都带有外包装,在这些外包装上一般都带有储存该商品信息的条形码。在超市购买商品结付时,收银员往往通过扫描条形码上的信息来计算应支付金额。基于此,考虑也通过扫描使用完后废弃商品的外包装上的条形码来实现垃圾的分类。而需要完善的就是在传统的商品条形码中加入该商品使用完毕后的垃圾类别,这一部分需要制造厂家来完成。这样消费者通过扫描商品的外包装条形码,不仅可以知道该商品的价格等信息,而且可以知道商品使用完毕后的垃圾类别,进而迅速完成垃圾的准确投放,可以说是非常方便。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商品在完成正常使用废弃后条形码依然存在,比如蔬菜水果等厨余垃圾的产生,并不能够通过扫描条形码来完成分类,还有一些有害废弃物也是如此,比如废弃电池等。基于此,可以通过印刷或粘贴有分类条形码的垃圾袋来完成分类。在居民小区中,给每家每户发放专门的分类垃圾袋,针对以上等不能直接通过扫描外包装条形码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并在小区设置专门的垃圾分类投放箱,配置扫码识别功能,用户通过扫码,垃圾箱识别系统识别后打开对应的箱盖,进而完成垃圾的投放。
通过条形码技术进行垃圾分类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2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