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用自洁净式充电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9366.0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4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兆春 |
主分类号: | B60L53/00 | 分类号: | B60L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新能源 汽车 洁净 充电 设备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用自洁净式充电设备,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充电装置(2),所述电池充电装置(2)包括若干个上下排列的圆柱壳体(21),所述圆柱壳体(21)上均匀设置有充电头,所述圆柱壳体(21)的内部安装有内支架(23),所述内支架(23)上均匀滑动插接有外磁针(24),所述圆柱壳体(21)的中心处设置有下摆体(28),所述下摆体(28)的底部连接有上摆体(27),所述下摆体(28)的外壁安装有内电磁针(25),所述外磁针(24)位于内电磁针(25)的回转线外侧,所述上摆体(27)上设置有刮板(271),所述刮板(271)的一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安装有铜片,所述充电头、铜片和内电磁针(25)相互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用自洁净式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磁针(24)和内电磁针(25)均为极性相反的左右分体式磁极,且外磁针(24)的左右两个部分可以相互滑动,下摆体(28)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凸轮(26),所述凸轮(26)的一端与外磁针(24)的其中一个磁极贯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用自洁净式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单向阀体(4),所述单向阀体(4)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囊(42),所述密封囊(42)的内部安装有阀球(41),所述密封囊(42)的一侧贯通设置有导压装置(3),每个所述单向阀体(4)的一侧与位于外磁针(24)处的圆柱壳体(21)贯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用自洁净式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壳体(21)的内部设置有柔性膜(2),所述圆柱壳体(21)与柔性膜(22)之间填充有非牛顿流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用自洁净式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体(4)的顶部和底部对应贯通连接有罗茨泵(6),所述罗茨泵(6)与单向阀体(4)之间设置有加压腔室(7),所述加压腔室(7)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体(71),所述罗茨泵(6)的左右两侧对应开设有左端口(61)和右端口(6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用自洁净式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压装置(3)包括导压壳(31),所述导压壳(3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分隔板(37),所述分隔板(37)的两侧对应安装有折叠囊(35),所述折叠囊(35)的一侧设置有挤压球(34),两个所述挤压球(34)之间连接有弹性连接部(36),两个所述折叠囊(35)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端口(61)和右端口(62)贯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用自洁净式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内部设置有方形壳(5),所述方形壳(5)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体(51),所述转动体(51)上对应设置有调向部一(511)和调向部二(512),所述挤压球(34)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杆(33),两个所述支撑杆(33)之间铰接有接触球(32),所述导压壳(31)的上下对应设置有两个出口,且接触球(32)与两个出口相配合,两个所述接触球(32)的一端分别与调向部一(511)和调向部二(512)贯通连接,所述调向部一(511)和调向部二(512)与滑动板(52)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用自洁净式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5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铰接杆(72),所述铰接杆(72)的一端与活塞体(71)相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用自洁净式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51)的一侧与凸轮(26)贯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用自洁净式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折叠囊(35)之间连接有扩张部,所述刮板的一端设置有挤压头,所述挤压头与柔性膜(22)相接触,且扩张部与挤压头贯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兆春,未经陈兆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93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