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自动化白茶制作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81083.1 | 申请日: | 2021-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1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罗文品;王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正安丽霞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石诚;韩炜 |
| 地址: | 5634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自动 白茶 制作 工艺 | ||
1.一种半自动化白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S100:采摘;
S200:摊晾,摊晾厚度不超过6厘米,时间5—7小时,当鲜叶含水量下降到60%—70%即可;
S300:头锅,将经过摊晾后的茶叶置于温度是150°—180°的干燥设备中加热3-5分钟;
S400:二锅,将经过头锅的茶叶置于温度是80°—100°的干燥设备中加热到6至7成干;
S500:初摊,将茶叶均匀的摊放在桑皮纸上,让茶叶内水分和青气及时挥发掉,冷却为止;
S600:毛火,将茶叶置于烘焙设备中,通过松木炭烘焙,烘焙温度是90摄氏度,茶叶烘至8成干;
S700:复摊,将经过毛火的茶叶静置至冷却;
S800:通过烘焙设备使茶叶含水量降低至5%以下,烘焙温度是70摄氏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化白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设备包括卧式烘干筒(5),所述卧式烘干筒(5)的侧壁具有密封的腔体(4),所述腔体(4)包覆卧式烘干筒(5)的内壁,所述腔体(4)内具有循环液;所述卧式烘干筒(5)内具有水平设置的旋转轴(2),所述旋转轴(2)通过轴承安装在卧式烘干筒(5)上,所述旋转轴(2)上具有螺旋导料叶片(6),螺旋导料叶片(6)位于卧式烘干筒(5)内,旋转轴(2)的一端和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烘干筒(5)内具有进气管(8)和排气管(9),进气管(8)和干热风供给装置连通,排气管(9)和外界环境连通,所述进气管(8)和排气管(9)均位于卧式烘干筒(5)的上方;所述卧式烘干筒(5)的内壁具有加热隔层(11),所述加热隔层(11)内具有加热线圈(12),所述加热线圈(12)均匀分布在加热隔层(11)内,加热隔层(11)位于卧式烘干筒(5)的底部和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化白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烘干筒(5)的下部成弧面,且卧式烘干筒(5)的下部和所述螺旋导料叶片(6)的下部贴合;所述卧式烘干筒(5)的上部成长方体状,卧式烘干筒(5)的内顶面和螺旋导料叶片(6)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加热线圈(12)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U形线圈(13),若干所述U形线圈(13)依次串联;所述加热线圈(12)上套设有陶瓷绝缘套,加热线圈(12)上相邻的陶瓷绝缘套之间首尾抵触;所述陶瓷绝缘套的截面成正多边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化白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8)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2,进气管(8)沿旋转轴(2)方向成直线状布置;所述排气管(9)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2,排气管(9)沿旋转轴(2)方向成直线状布置;进气管(8)和排气管(9)对称布置在卧式烘干筒(5)内的顶部,且进气管(8)和排气管(9)端口朝下;所述卧式烘干筒(5)的顶部具有竖直设置的进料管(3),所述卧式烘干筒(5)的底部具有竖直设置的出料管(7);所述出料管(7)内具有若干气囊(10),所述气囊(10)均连通供气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正安丽霞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遵义正安丽霞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10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热滚筒热解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保持黄芪甲苷含量稳定的浓缩果汁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