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医院护理杀菌消毒的噁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80314.7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8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姚玉娇;武婕;景东帅;魏俊逸;董萌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C07D498/04 | 分类号: | C07D498/04;A01N43/90;A01P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李莹 |
地址: | 471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医院 护理 杀菌 消毒 噁唑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医院护理杀菌消毒的噁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抗菌药物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该噁唑类化合物的结构为:其中R为烷基,烯烃基团,芳环等取代基团。本发明通过水解苯并二氢呋喃酮得到酸,再和胺基炔缩合后利用酰胺基团的烯醇式结构与乙酸酯缩合得到噁唑基团,再利用端基炔和胺基成环得到了六元环结构,最后引入带有羧酸的结构得到了多种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并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菌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医院护理杀菌消毒的噁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保持医院的干净卫生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里每天都有许多的病人往返,一旦有病人因为环境不佳受到感染,将会使病人的疾病变得更为复杂。医院之中拥有各种各样的病菌,有的甚至来自病人身上的病原体。此外,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手段之一,可以说,没有优良的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技术,就不会有现代外科技术的发展,就不能保证各种浸润性诊疗技术得以实施。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外科技术的发展,对消毒灭菌技术的要求愈来愈高、依赖性愈来愈强,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消毒灭菌技术来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已是现代医学一项重点工程。现有的医疗器械清洗杀菌装置很多不够彻底,尤其一些县级医院或者卫生院大多还采用戊二醛等消毒剂浸泡消毒。消毒剂消毒需根据物品的不同配成不同浓度,不但使用不便,而且杀菌效果不佳,工作人员长期接触消毒剂还会对皮肤、指甲造成严重伤害。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容易附着在导管、人工关节、手术植入体等医疗器械以及病人的创口等位置,并形成一种保护自身的生物膜,而常规抗生素难以穿透这层生物膜去杀死细菌。因此开发一种有效的针对医疗器械的杀菌药物,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是上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化学合成的抗生剂。例如利奈唑胺是在2000年经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第一种噁唑烷酮类合成抗菌药物,对主要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菌、耐万古霉素的大肠球菌和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都有着很好的抗菌活性。以往研究表明,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与50S核糖体亚基结合,并与氯霉素和林古霉素的竞争性结合这个靶点。然而,噁唑烷酮的作用机制明显不同于这些抗菌药物和其他抗菌药物。近几年的研究基本确定了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通过妨碍N-甲基甲硫氨酰-tRNA-mRNA-70S核糖体三元复合体的形成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形成。体外敏感性研究表明,噁唑烷酮类抗菌药对对甲氧西林敏感或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和肠球菌属等均具有良好活性。在出现对糖肽的抗药性的情况下,噁唑烷酮已成为万古霉素治疗中常伴有肾毒性的有效替代方法。
我们团队利用单位分子生物实验室和河南湾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合成及活性条件,以苯并二氢呋喃酮为原料,通过一种新型绿色及高效的合成方法,制备得到了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噁唑类化合物,并进行了抗菌活性测试,发现该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具有成为抗菌药物的潜质,希望能够在医院医疗器械的杀菌消毒中得以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医院护理杀菌消毒的噁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医院护理杀菌消毒的噁唑类化合物的结构为:其中R为烷基,烯烃基团,芳环等取代基团。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医院护理杀菌消毒的噁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苯并二氢呋喃酮水解后与3-胺基丙炔反应得到酰胺丙炔类化合物;
(2)、酰胺丙炔类化合物与N-Boc氨基乙酸酯类化合物反应得到Boc-胺基噁唑类化合物;
(3)、Boc-胺基噁唑类化合物脱Boc后再自身环化得到噁唑并六元环结构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03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