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充电加密系统及其加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9313.0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9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钟政;黄达城;沈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巨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0 | 分类号: | H04L9/00;H04L29/06;H04B3/54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程开生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昌盛***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充电 加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车辆充电加密系统及其加密方法,车辆充电加密系统包括枪头接口模块和车辆接口模块,所述枪头接口模块和所述车辆接口模块电性连接并且所述枪头接口模块与所述车辆接口模块之间进行加密。本发明公开的车辆充电加密系统及其加密方法,其将车辆充电加密系统安装于充电器和车辆之间,通过分别采集充电器和车辆的数据协议,然后进行匹配,判断数据协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使得充电器对车辆进行充电,否则充电器无法对车辆进行充电,不仅使得车辆可以与之相互匹配的充电器进行充电,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和充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充电加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充电加密系统和一种车辆充电加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充电器给电动汽车充电时,无需任何安全步骤直接可进行充电,不管该充电器是否适配于当前车辆,会造成充电不匹配,充电过慢或者充电过快而对车辆造成损害,或者不管该充电器与当前车辆的品牌是否相对应,不仅会造成充电器与车辆市场的混乱,也会造成车辆的安全信息容易发生泄露等。因此,需要在车辆和充电器之间安装一个加密系统,使得只有车辆和充电器之间的数据协议匹配时,充电器才会给车辆进行充电,否则不进行充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车辆充电加密系统及其加密方法,其将车辆充电加密系统安装于充电器和车辆之间,通过分别采集充电器和车辆的数据协议,然后进行匹配,判断数据协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使得充电器对车辆进行充电,否则充电器无法对车辆进行充电,不仅使得车辆可以与之相互匹配的充电器进行充电,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和充电效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充电加密系统,使得车辆与充电器匹配后进行充电,包括枪头接口模块(连接市电)和车辆接口模块(连接车辆),所述枪头接口模块和所述车辆接口模块电性连接并且所述枪头接口模块与所述车辆接口模块之间进行加密(只有通过特定匹配的枪头接口模块和车辆接口模块才能进行充电处理),其中:
所述枪头接口模块包括电源单元、供电控制单元和第一通讯加密单元,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单元和所述第一通讯加密单元电性连接;
所述车辆接口模块包括车载充电机单元、车载控制单元和第二通讯加密单元,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车载充电机单元和所述第二通讯加密单元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通讯加密单元和所述第二通讯加密单元通过零线和火线进行连接,以将数据协议进行传输并且判断数据协议之间是否匹配(如果数据协议之间匹配则进行充电,反之无法进行充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讯加密单元包括第一处理电路和第一电压取样电路,所述第一处理电路和所述第一电压取样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压取样电路包括二极管V1(双向出发二极管)和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的3管脚通过电容C4接火线,所述变压器T1的1管脚通过电容C11接零线,所述变压器T1与所述二极管V1电性连接;
所述二极管V1的第一阴极一路依次通过电阻R5、电容C1和电容C2与所述第一处理电路的单片机U6的46管脚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V1的第一阴极另一路依次通过电阻R12和电容C12与所述单片机U6的44管脚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V1的第一阴极还与二极管D2电性连接;
所述二极管V1的第二阴极一路依次通过电阻R7、电容C5和电容C7与所述单片机U6的47管脚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V1的第二阴极另一路依次通过电阻R14和电容C18与所述单片机U6的42管脚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V1的第二阴极还与二极管D6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和所述电容C2的共接端通过电感L2与所述电容C5和所述电容C7的共接端电性连接;
所述电容C4远离变压器T1的一端还依次通过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和电阻R20与所述单片机U6的8管脚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0远离所述电阻R19的一端通过电阻R22接地,并且所述电阻R22的两端并接电容C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巨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巨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9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特征解耦的低剂量CT图像修复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可移动房屋及泵站